富士康要造车,这并不是什么新闻。但要怎样造、造什么样的车?在2014年的最后一天,这个悬念似乎有了结果。
“富士康入股和谐之后,我们的目标就是做中国的特斯拉”,在富士康成为其二股东,并宣布共同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后,在香港上市的和谐汽车相关负责人对记者道出了“新和谐汽车”的未来目标。
2014年12月21日,在香港上市的汽车经销商集团和谐汽车发布增发股份公告,郭台铭旗下的富士康就此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富士康入股仅10天后,和谐在2014年的最后一天宣布买下了第一个造车的壳资源——浙江绿野汽车有限公司。
这家上市经销商集团希望借此“直接进入具有庞大潜力的新能源电动汽车业务”,当然这背后难掩的是大股东富士康的造车冲动。但事情显然没那么简单。
虽然富士康的低速电动车计划已经在路上,但代工特斯拉的可能性仍然是富士康与和谐的未来主攻方向,而站在绿野背后的同济同捷已经酝酿了多年的电动车发展思路急需付诸实施。一家从事电子产品制造的公司和一家汽车经销商,以及一个刚起步的地方性电动车生产企业,如何对三方的资源及思路进行整合,将是造车的第一步。
富士康方面并未就造车一事进行公开回应,而记者亦未能联系上相关负责人对此计划进行置评。
不过,按照富士康收购的和谐汽车相关负责人的说法,已经是特斯拉下游供应商的富士康,其掌门人郭台铭一度渴望代工特斯拉。与此同时,特斯拉全球CEO伊隆-马斯克始终未就郭台铭主动递出的“橄榄枝”进行回应。而记者从特斯拉中国业务相关负责人处得到的消息是,特斯拉目前并没有与富士康展开整车代工合作的计划。
按照和谐汽车发言人的说法,造车是和谐汽车董事长冯长革和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共同的梦想,这也是他们最终决定联手打造电动车的原因。
富士康在河南的工厂有30几万人,对河南的经常造访让郭台铭有机会与和谐冯长革建立深厚的私交。但对于如何合作,两人都在等待契机。
“董事长一直希望在产业上有所发展,”该发言人称,但传统汽车行业成本消耗太大,门槛太高,不容易进去,现在电动车将这个门槛相对拉低了,也让和谐有了造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