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农电之窗 » 农电新闻 » 正文

洛阳三年内解决供电紧张问题

日期:2014-02-18    来源:洛阳网  作者:本站整理

国际电力网

2014
02/18
09:37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供电 电力

    去年,随着位于伊川县的河南龙泉金亨电力有限公司2×600MW发电机组项目2号机组的建成并网发电,我市电力装机容量已突破1000万千瓦,达到1060.9千瓦,跃居全省第一位。

    虽然重大电力项目建设卓有成效,但我市电网主网、配网供电“卡脖子”“低电压”,城区变电站“落地难”等问题依然突出。按照日前下发的《洛阳市促进电网持续健康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自今年起,我市将加快16座变电站建设步伐,在2016年年底前解决城区45平方公里红色预警区域供电紧张问题。另外,今年我市还将抓住政策机遇,大力开发利用光电、风电等新能源。

    加紧建设变电站逐步解除供电红色预警

    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要首先加快城区8座在建变电站建设步伐,重点解除经济开发区和道北两个区域约17平方公里的供电红色预警。这8个在建项目分别是220千伏伊新南变电站、谷水变电站,110千伏大路口变电站、机车厂变电站、拓展商务变电站、含嘉仓变电站、徐屯变电站和张衡路变电站。

    剩余的8座“十二五”规划变电站,在今年开展前期工作。按照计划,2015年,我市将开工建设220千伏涧西变电站,110千伏丽春路变电站、上阳变电站和白村变电站,建成后可重点解除涧西区南部和西工区两个区域大约15平方公里的供电红色预警。2016年,我市将开工建设220千伏道北变电站,110千伏唐宫变电站、下池变电站和曹屯变电站,重点解除新区核心区和西工区两个区域约13平方公里的供电红色预警。

    优化城市配电网建设解决“卡脖子”问题

    在优化城市配电网建设方面,我市将不断加快配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升城区10千伏配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逐步消除配电设施安全隐患,重点治理老旧城区配电网设备老化、故障率高等问题。

    按照三年行动计划,我市将重点加大对老旧城区配电网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今年至2016年,分别投入配电网建设资金2.2亿元、2.4亿元和2.5亿元,逐步消除部分城区配电变压器容量不足、线路过载等问题,2016年年底前基本解决配电网“卡脖子”问题。

    另外,我市还将建立大型项目开发供电保障配套机制,对新建超过20万平方米的大型居住区、整村成片改造区域、重大招商项目和大型公用建筑等用电负荷激增项目,供电部门应提前做好项目供电专项规划,规划部门在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批复文件前,落实项目供电规划条件,以实现项目开发与供电保障协调同步。

    开发利用新能源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新能源,我市光伏产业规模、产业链条完整性、企业技术水平等均居全省首位。我市风力发电也实现零的突破,大唐宜阳木兰沟风电场项目、洛阳宜阳樊村风电场项目已获得省发改委核准,将于今年上半年相继开工建设。

    今年,我市将抓住政策机遇,推进光伏发电快速发展,在具备长期稳定的用电负荷需求和安装条件的区域,重点是工业生产区域,开工建设一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加快风电项目建设步伐,争取伊川县高山风电场项目、伊川县半坡风电场项目和嵩县熊耳山风电场项目,年内完成核准并开工建设。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