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电力信息化 » 信息化动态 » 正文

电力的“标准化陷阱”

日期:2006-07-07    来源:计算机世界  作者: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张恺 张华钦

国际电力网

2006
07/07
05:1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电力 标准化

在信息化建设中达不到预期效果的问题普遍存在,无独有偶,“低水平重复开发”也成了电力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顽症”。何以如此?从信息系统的建设、开发方法、升级维护以及信息化与工业化过程的对比分析等方面来看,这些问题是由管理流程的不规范引发的。

模拟手工没出路

尽管信息系统开发达不到预期效果的问题在国内外都很普遍,但是,饭店、银行、图书馆等行业信息系统的开发却相当成功。那么,为什么在信息系统建设出现许多问题的时候,上述行业的信息系统建设却能获得成功呢?拿饭店来说,如果它能够达到一定的星级,那么它的管理、数据处理流程必定满足了相应的标准,一定是规范的,因此,只要模拟了原始的数据处理流程进行系统开发,就能较好地发挥出系统的效益。而且,由于管理流程的标准化,所开发的系统一般还能普及推广。

而更多的企业,比如电力企业,其管理方式和数据处理流程则是自然形成的,是不规范的,也是非标准化的。这样的数据处理流程比较零乱,即使是用手工的数据处理方式来衡量,也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更不适合用计算机系统来处理。而系统开发大多是着眼于如何用计算机系统模拟原有的数据处理流程,这就是出现问题的根源。

大家知道,建设高速公路很少是在原来羊肠小道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因为那样很难实现高速路的效率;信息系统建设,如果模拟原有的不规范的数据处理流程,一般也很难实现系统的高效率,而且也难以维护。因此,将自然形成的管理方式和数据处理流程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是信息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不能一次定终身

信息系统的完善也和工业产品完善一样,需要有一个逐步升级的过程,好的产品都是经过反复的改进才能得到的。而现在的信息系统开发一般是按照企业的需求定做,分析、设计、开发每个环节都要重头做起。而且总是企望通过一次性的开发过程,使信息系统达到很高的水准,这是不现实的。

今年企业可以拿出数百万元进行系统建设,明年企业再拿出数百万元进行系统的升级恐怕就不现实了。因此,逐个进行系统开发的方式,不具备对于系统进行升级和完善的条件。但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多个企业使用同一版本的系统,进行统一的系统维护。这样不仅可以大幅度地减低企业用于系统升级、维护的费用,也可以大幅度地减低企业用于系统开发的费用,使电力信息化建设走出“低水平重复开发”的怪圈,进入规范化建设的良性循环。而管理流程不规范、不统一的企业是不能使用同一版本的信息系统的,所有这一切,都必须以企业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为基础。饭店、银行等行业信息系统产品化的成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没有第三次浪潮

标准化的概念由来已久,古语“无规矩不能成方圆”涉及的就是标准化的问题。现代标准化一般认为是始于1797年惠特尼在生产毛瑟枪的过程中发明的标准化方法。

1797年,美国政府因为战争急需几万枝毛瑟枪,这个数字远远高于一般制造商的生产能力。起初没有人敢接这个定单,后来有一个叫惠特尼的青年要求承担这项工作。美国总统杰斐逊亲自到惠特尼的工厂考察,看到惠特尼是将毛瑟枪的零部件标准化,分工协作组织生产,从而大为提高生产效率。这样惠特尼终于承担并如期完成了这次生产任务。惠特尼的标准化方法对于工业革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奠定了大规模生产的基础,离开了标准化,工业产品是难以出现的。比如,即便是小小的灯泡,假若灯头的尺寸没有一定的标准,对于生产和使用都会带来许多不便。可以说:标准化的方法是工业化的基本方法,工业化是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工业化过程中,标准化的对象主要是产品本身; 而信息化过程中,标准化的对象主要是实际的数据处理过程。二者仅仅是作用的范围和对象不同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信息化是工业化的继续和发展,不能称作人类文明的第三次浪潮。

灯头灯口要一家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当西方发达国家的信息系统建设出现许多问题之后,有人哀叹:没有一项工程会像信息系统建设那样损失惨重。为什么一般工程(比如土木工程)是有序和有效的,而使用计算机这种先进工具设备的系统开发却是混乱的,甚至是失败的?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能够使信息系统开发像一般工程那样有序而有效?由此而开始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的研究,并一度成为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

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已经出现了千余种的开发方法,大致可以分为几个类别: 模拟原有的数据处理流程的开发方法; 侧重于计算机系统特点的开发方法; 面向对象的方法。

上述的各种开发方法,每出现一种开发方法几乎都出现一次轰动的效应,人们以为这次可以彻底解决系统开发中的问题,但是,结果却是一次又一次地不尽如人意,何以至此?如果从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是管理流程规范化的角度,分析近20年来的电力MIS建设实践,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信息化建设中往往只强调了信息系统本身的标准化、产品化,而没有充分关注管理流程的标准化,这就像是只强调灯泡要产品化,却没有顾及灯座也要标准化一样,无论用怎样的方法都不能达到目的。

人们原以为有了某种开发方法,信息系统建设就可以像一般工程那样有序和有效,这是用一般工程的方法想信息系统建设的当然。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不解决管理流程标准化的问题,仅仅从开发方法入手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经过十几年的信息系统建设,电力企业中的各个部门的计算机应用已经比较普遍,已经成为我们日常工作中的不可缺少的工具。随着电力企业由以安全运行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向以服务用户、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商业化运行模式的转变,有两种因素驱动着现有的“多岛自动化”的系统逐步形成集成化、一体化的系统。其一是由于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因,企业将贯彻EPR的理念,形成以财务为核心的系统.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片新闻 更多>>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