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掺烧,吃干榨尽”,截止七月初,国电长源荆门热电厂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利用钢球磨煤机“可磨煤种适应性强”优势,将厂内堆放的近千吨废弃石子煤全部回收掺烧,不但省下了排放治理费用,而且探索出一条“吃干榨尽”燃料资源的长效方案。
石子煤是中速磨煤机制粉过程中排出的含碳量低的煤渣,电厂一般将其作为废弃物处理掉。今年4月初,荆门热电厂厂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利用钢球磨煤机“可磨煤种适应性强”优势,将石子煤掺配入20万机组锅炉进行燃烧利用。经过两个月实践,该厂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石子煤配煤掺烧方案,即预先按1:4的掺配比例要求,将发热量低的石子煤与发热量高的燃煤在煤场进行混配,然后采取间断输送的方式,把混配煤输送入钢球磨煤机,并尽量采用上层火嘴使用磨制出的混配煤粉,以确保锅炉炉膛火焰稳定。同时,该厂发电部还专门制定了详细的“石子煤掺烧调整措施”,有针对性地对燃用石子煤期间的锅炉燃烧调整方案进行了规定。
实践证明,通过科学掺烧,在燃用混配石子煤过程中从未发生过锅炉投油及机组减负荷情况。据统计,该厂现有石子煤7500余方。目前,通过回收掺烧的方式已将厂内堆积的5000余方近千吨石子煤全部利用。该厂生技人员表示,通过回收掺烧,废弃石子煤中的热值被充分利用,实现了既节省燃料又减少排放的双重目的,下一步,该厂还计划将厂外堆放的石子煤也全部加以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