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电力集团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坚持精细科学管理,为创建百年油田、大庆油田4000万吨原油持续稳产当好“先行官”。
大庆油田电力集团装机容量1008兆瓦;年发电量48亿千瓦小时;年供电量112亿千瓦小时;供热量1663万吉焦。这个集团在继承大庆油田和电力行业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以创新的精神抓精细化管理。通过“管理创效”为主要内容的“五创”主题实践活动,促进了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
精细化管理从哪里入手?这个集团在各下属单位推广了油田热电厂的经验。这个厂从“细化目标、细化职能、细化过程、细化考核”四个方面抓落实,进一步构建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三个层面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模式。
细化目标,坚持规划先行。为了有效落实和支撑发展规划和“创一流”总体规划,他们制定实施了科技发展、能源节约、矿区建设、员工培训和年度“创一流”水平电厂五个专项规划,明确了电厂3至5年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细化职能,立足重塑流程。这个集团投资200万元,建立企业资产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推进了信息化管理进程。
细化过程,重在加强控制。为加强过程监督,机关部门积极探索有效监控手段,掌握现场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调控。基层单位围绕管理过程和操作过程的精细描述,认真研究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科学模式和有效载体,使工作思路越来越清晰。
细化考核,着眼落实责任。这个集团修订完善了《生产经营考核办法》、《安全质量环保考核办法》、《质量管理办法》等18项内控管理制度,针对各项规划的分解指标,落实不同层面担负的责任,并与业绩挂钩,落实奖惩。副科级以上干部统一缴纳细化管理责任保证金,实行“只罚不奖”。
大庆油田电网是中国石油系统最大的企业电网,管理着30座110千伏变电所和200多座35千伏变电所,范围遍布大庆等3个市及其所属的5个区、3个县,覆盖面积达5000多平方公里。为了保证油田电网安全平稳长周期运行,这个集团在不断提高电力行业科学管理水平的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加大科技投入,推进油田电网又好又快发展。
几年来,电力集团在电网管理中累计投入资金2亿多元,进行科技攻关和技术改造,打造坚强电网。逐步实现开关无油化和保护微机化,开关无油化率达到98.95%,保护微机化率达到39.53%,不断提高电网设备健康水平。实施科技兴电战略,大力引进推广新技术,应用变电站远程集中监控技术,10座110千伏变电所、15座配电所和开闭所实现无人值守。综合利用故障诊断及状态监测技术不断提高。带电作业应用范围扩展到配电设备。“有绝缘遮蔽35千伏等电位作业法和间接作业法”达到国内技术先进水平。
强化供电管理,确保油田电网生产有序运行。电力集团每年检修200多座变电所、配电所和开闭所,检修各电压等级线路约1300多延长千米。检修工作量大,作业时间长。为了保证检修项目顺利完成,检修前的生产准备期,结合大庆电业局和大庆油田采油厂检修计划,编制下发《电网优化检修实施方案》等多项作业文件和管理办法,规范作业流程。同时突出过程管理、重视验收管理,保证检修和测试质量。
优化生产管理,开展“创建一流”活动。生产经营管理中,电力集团将其分解为“一流变电所”、“一流线路队”和“一流变检队”三部分,充分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创一流”活动的均衡发展。目前油田电网集团所属的变电所整体达标率达到92.5%。通过科学技术攻关,解决了变电所遥控操作超时、间隔通信中断等诸多生产难题。建立雷电监控系统。雷电监控系统安装运行后,与过去相比,系统运行平稳,收测雷电活动的数量和精度有了明显提高,副站计算机经常死机的情况得到有效遏制。对大庆油田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进行全面优化,保留了主变、开关等设备的评估功能,删简了部分附属功能,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应用了系统的统计和报告等基本功能。针对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污染源,确定了131个线路绝缘子严密监测点,按计划取片测试,完成了污秽分布情况的分析、评估,解决了生产难题。开展了故障电缆定位研究。引进电缆路径带电测试装置,经过技术人员测试攻关,做到查找故障电缆路径定位准确,为缩短故障处理时间、提高供电可靠率奠定了基础。
科学管理带来了可喜的效益。供电煤耗下降4.5克/千瓦小时、锅炉补给水率下降了4.25%、热工自动装置投入率提高了15.21%、最大需量降低了12.58万千瓦小时。供电可靠率达到99.979%,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得到了大幅提升,提前一年实现关键指标“创一流”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