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农电之窗 » 农电新闻 » 正文

上虞供电公司全程扶持野藤葡萄产业发展

日期:2013-08-21    来源:国际能源网  作者:李婧雯

国际电力网

2013
08/21
17:4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供电 产业发展

    炎夏未消秋风东渐,八月的上虞盖北,是属于葡萄的盛会。迤逦的棚架,密织的青藤,四溢的成熟果香,让人的心情跟着欢畅起来。这个占地22.4平方公里、2.6万人口的滨海小镇,因拥有1.2万亩葡萄园、2.5万吨葡萄的年产能力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葡萄之乡”,南来北往的客人称她“江南吐鲁番”。

    “今夏大旱,预计全镇葡萄红果产量1.7万吨,比去年减少30%左右,但如果不是供电所倾力相助,减产更多甚至颗粒无收都有可能。”盖北镇副镇长马百根说,在刚刚过去的抗旱保收战斗中,供电公司功劳很大。

    万亩果园“及时雨”

    8月14日,在上虞市供电公司盖北供电所工作人员带领下,我来到盖北镇珠海村。一千多亩的葡萄园把村子妆成了绿色世界,饱满晶莹的果子沉缀满枝,绿如碧玉,红似紫络,看不出旱灾的迹象。

    村支书王爱桃把我带到泵房前,笑着说:“是电给我们送来了及时雨。”他说,盖北主要种植葡萄、榨菜,这些作物不喜水,风调雨顺能就正常生长,所以这里的排灌设施长期闲置。但是今夏罕见的干旱却把果农们打了个措手不及,成片葡萄枯萎掉落。眼瞅着村民辛苦了大半年的收成就要黄了,7月30日,王爱桃跑到供电所申请排灌用电。供电员工二话不说,带上工具和材料直奔果园,架线路、装电表,唤醒了沉睡多年的抽水泵。

    珠海村是盖北供电所完成的最后一个葡萄园排灌用电项目。7月19日,该所启动抗旱保电快速响应机制,所有涉农用电一律走绿色通道,当天申请当天通电。“现在镇、村、农户三级翻水系统全部开启,先由镇翻水站从盖沥河取水送到内河,再翻到各村的小河渠,然后由村泵房把水打进小沟渠,最后通过分水管送达每家每户的葡萄园,村民打开水龙头就有水用。”王爱桃说。

    基地升级源动力

    走进野藤葡萄兴海基地,应国兴正忙着招呼前来采摘的游客,外面停着许多上海、杭州外地牌照的汽车。见到供电员工,应国兴热情地摘下两串葡萄,“来来来,随便坐。”

    一年前,在菜市场收青果的应国兴嗅到商机,从村里批了块地,打算种大棚葡萄。但是从这里到最近的变压器也有一公里多,线路老化,满足不了大棚的温度、抽水灌溉的用电需求,应国兴的创业计划一再推迟。

    2012年,随着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工程的推进,供电所对兴海村进行了高低压电网改造,还单独架了6档300米长的低压线路直通应兴海基地。应国兴迅速建起了一个防雨、抗旱,不用人工浇水的葡萄大棚,还办起了农家乐,日均接待游客200人次。8月的一天,应国兴的基地游客如织,农家乐包厢爆满,连大厅都摆了十几桌,突然一阵“嗞嗞”作响,停电了。供电所接到应国兴电话后迅速赶到现场抢修,仅半小时就恢复了供电。

    野藤文化“别动队”

    上虞葡萄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野藤。7月以来,野藤葡萄文化旅游节好戏连台:开摘仪式、精品大赛、网媒采风、经贸洽谈会……镇政府通过农超对接、网络销售、组团旅游、节会活动等各种途径扩大盖北葡萄的知名度,以产、销、游一条龙形式,帮助农民减产不减收。

    为确保活动顺利进行,盖北供电所主动对接活动组委会,根据活动的日程安排和用电需求,针对制订保电方案,落实临时用电、现场值守、应急抢修等各项措施。考虑到正值夏季用电高峰,该所对活动举办地点、各大宾馆、饭店的供电线路和设施进行了特巡和夜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供电员工像一支别动队,先后出动86人次,测温消缺7处。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罕的心醉了……”如今,新疆吐鲁番已不再是“葡萄王国”的唯一代名词,全国各地的游客都可以怀揣自己的梦想来到上虞盖北,品尝果中珍品的鲜美,感受 “四季仙果”之旅的魅力。盖北正以葡萄的名义,向南来北往的人们传递着亲农、爱农、学农的意义。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