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之乡”丹麦以发达的风机制造业、先进的风机技术享誉世界,其人均风电装机容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70倍,居世界第一。然而最新数据显示,丹麦风电业发展大不如前。
2012年,丹麦推出宏伟的能源目标,计划到2020年让风电占比50%。现在,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或因民众参与热情锐减而落空。
上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坚定了丹麦人追风的决心,一场能源自救运动迅速得到普通民众和主要政党的支持。
而丹麦风电童话最精彩之处就在于,鼓励地方普通民众参与甚至拥有风能项目,且有利可图。丹麦可再生能源法规定,凡安装高于25米的风机,包括不通过政府招标的海上风电场项目,应至少由当地民众或以合作社形式持有20%的股份,并且电力公司必须将售电收入支付给私人风机的所有者。
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安装的大部分风机,现在依然由地方合作社拥有。丹麦5200台风机的拥有者,涉及各行各业,包括个人、企业和国家电力公司。据统计,私人联合投资的合作社大约拥有丹麦15%的风电装机容量。
毫无疑问,公众的广泛参与对丹麦风电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如今,这种参与度却逐渐削弱。目前,大量的风电项目趋于集中到拥有一定财力的少数组织手中,这与风机价格不断攀升不无关系。目前,风机价格已是21世纪初的5到10倍。
1975年至1995年间,丹麦约有20-40户普通家庭拥有高60米、装机容量为55-300千瓦的风机。1995年后,每台风机装机增至500千瓦-1兆瓦,装机量规模的扩大所带来的复杂性也成为普通民众淡出的原因。
随着21世纪初电力市场的逐步开放,一个中间偏右的新政府提出了不同的风电政策。由于被视为大型投资商的竞争障碍,普通民众对风机的所有权再度被削弱。这意味着地方合作社的利益和当地政府的税收再度面临缩减,地方对建立风电新项目的态度也随之强硬。
随着风机规模与成本的变化,恢复原有的亲民路线或许已不再可能。丹麦曾引以为傲的风电发展模式因此瓦解。风电在这个国家的未来也将被扣上一个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