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电力行业要闻 » 国内电力要闻 » 正文

孙昕 打造企业为主导的创新联合体

日期:2013-03-19    来源:国际能源网  作者:本站整理

国际电力网

2013
03/19
14:1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孙昕 电网企业 特高压 电网

  打造企业为主导的创新联合体

  ——专访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助理孙昕

  《国家电网》:您何时开始接触特高压这个课题的?当时是什么状况?

  孙昕:2004年11月,公司党组和刘振亚总经理提出在我国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的构想和加快建设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国家电网的战略目标。当时,我在安徽省电力公司工作,由于华东地区500千伏电网走廊资源紧缺、短路电流超标严重,直接影响到电网安全运行,我深刻感受到,中国电网发展到一定规模,迫切需要发展更高的电压等级。

  2005年,我调任中国电科院工作,参与并组织开展特高压输电前期论证和关键技术研究工作。期间,公司成立了特高压电网工程领导小组,刘振亚总经理任组长,就发展特高压的必要性、紧迫性和规划思路向国务院及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进行了多次汇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开展百万伏级交流、±80万伏级直流输电技术前期研究工作的通知》,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列入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

  公司组织开展了特高压骨干网架规划、特高压重大技术问题、我国能源输送方式、煤炭基地开发规模、煤电运综合平衡分析、设备国产化供货能力、试验示范工程方案比选及经济性分析等专题研究;多次组织相关单位、电网企业、制造厂商、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代表召开特高压技术研讨会,开展大量技术交流和考察活动;制定《1000千伏级交流输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框架》,启动第一批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组织设备供货能力调研,提出设备研制与国产化方案,国内骨干设备制造厂家开始全力开展设备研制工作。

  2006年8月,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获得国家核准,我调任公司新组建的特高压建设部工作,开始全过程地参与特高压工程的建设实施。

  《国家电网》:此次获奖的特高压项目的创新被概括为“四大难题、六大突破”,您如何评价这些突破的价值?

  孙昕:“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项目首次实现“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项目所取得的成就,简单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是在电工技术领域,确立了我国的国际领先地位,占领了技术制高点,从追随者变身引领者。以前,我们连“追赶”都谈不上,只能在别人后面跟随。但项目实现的“六大突破”建立了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特高压交流输电标准电压已成为国际标准。

  二是在电工装备制造领域,实现全面升级、国际领先。项目扭转了我国电工装备制造长期跟随国外发展的被动局面,成果反哺于超高压设备技术改进。特高压主设备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已掌握国内市场主导权,并全面进军国际市场。2009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下,特高压主设备制造企业出口不降反升,500千伏以上产品的出口总额达100亿元、年增长率超过40%。

  三是在能源领域,转变电力发展方式,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解决能源运输难题,保障能源安全。截至1月,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累计向华中送电296亿千瓦时,替代输煤约960万吨;向华北送水电122.81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1200多万吨。正在建设的皖电东送淮南至上海特高压工程已全面应用项目成果。

  我清晰地记得,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成功投运后,我从八个方面向相关领导、专家汇报时,时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的杜祥琬院士激动地说:“汇报提及的八个篇章仿佛世界电工领域顶级的交响乐章,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项目获奖前几天,杜祥琬院士陪同周济院长实地考察特高压直流基地时,他又提起这段往事,为我们取得的这些突破深感自豪。

  《国家电网》:相信每一位参与者都会为之自豪。我们看到,在获奖主要完成人的名单中,既有年迈的顶尖专家,也有80后的年轻面孔;既有电网企业,也有高校、设备企业等等。是一种什么样的机制促成这支创新队伍的运作?这对未来的科技创新提供了什么样的启示?

  孙昕:项目启动之初,国际上没有成熟技术和经验,没有商业供货的设备,也没有可借鉴的标准规范。怎么办?在公司党组和刘振亚总经理的坚强领导和直接指挥下,我们创立了一种全新、有效的联合创新机制,为项目的研发和实施提供重要的组织保障。那就是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坚持充分发挥公司集团化运作的优势和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主导地位,紧密联合国内电力和机械行业的科研、设计、制造、高校等单位,坚持实施“基础研究、设备研制、系统集成、试验验证、工程示范”的技术路线,坚持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坚持开放式创新的基本经验,立足国内自主创新,产学研用协同攻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创新成果。同时,积累了重大项目攻关的宝贵经验,培养了一支特别有战斗力的创新队伍。

  具体来讲,我认为主要有四点启示:

  一、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充分发挥公司创新主体作用、集中优势资源是实现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研发特高压输电技术、建设首创性的特高压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科研攻关、工程设计、装备制造、建设运行诸多环节,极具挑战性。公司始终走一条开放式的自主创新路线,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与力量,一方面进行国际交流,吸收先进技术成果,少走弯路;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国内科技资源和各单位、各方面专家力量的作用。

  二、强化顶层设计与统筹协调是项目成功实施的根本保证。试验示范工程技术水平高、研究任务重、建设难度大、时间周期紧。公司在项目启动之初就大力推进管理和技术两个创新,提出了“建设安全可靠、自主创新、经济合理、环境友好、国际一流的优质精品工程”总体目标,制定了“基础研究—工程设计—设备研制—试验验证—系统集成—工程示范”的技术路线,明确了“集团化运作抓工程推进、集约化协调抓工程组织、精细化管理创精品工程、标准化建设构技术体系”的管理思路和“科研为先导、设计为龙头、设备为关键、建设为基础”的工作方针,构建了指挥统一、运作高效的“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分省建设领导小组、现场指挥部”三级组织体系,建立了全面系统、科学严谨的“工程建设管理纲要、专项工作大纲和实施方案”三级制度体系,形成了特高压工程建设联合体,实施了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设备研制与监造的两个“三结合”机制,大力推动了工程实施。

  据不完全统计,有30多位院士、2000多名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了特高压前期论证和技术研发工作。仅国家发改委、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就先后召开了200多次专题会议,与会专家超过7000人次。仅特高压交流项目就有100余家单位、近5万人参与了科研攻关和工程建设实施工作。正是依靠这种科学调配一切资源的体制,才最终实现了项目的伟大创新。

  三、依托工程建设开展科研攻关是推动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项目紧密围绕试验示范工程建设的需求,制定研究框架,组织科研攻关,全面覆盖了特高压输电系统研究、设备研制、工程设计、建设运行的需求。在基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试验室和试验基地开展实证试验,结合工程建设组织专题研究,建立了科研与工程互动的常态机制,成功实现了科研成果向工程应用的转化。

  四、队伍是推动创新实践成功的根本力量。在公司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形成了一支特别负责任、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团队,成为推动创新实践的根本力量。通过创新实践,这个团队创造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特高压精神,这种精神是企业精神在特高压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真实写照,是我们进一步推动特高压创新实践的强大动力。

  《国家电网》:特高压创新成果将对未来的中国电网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孙昕:电网是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国家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时期,电力需求仍将平稳较快增长,必须向高电压、大电网发展,保证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和电力的安全稳定供应。

  世界电力工业发展的历史表明,电网的产生、形成和发展都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构建大型交流同步电网可充分发挥电网互联优势。大电网有利于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带来巨大的减少备用、减少投资、事故支援、提高可靠性、降低运营成本等综合效益。500千伏电网有力支撑了我国近3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但面临着远距离大容量输送能力不足、东部地区土地资源紧缺和环保容量的制约,已经不能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亟待创新发展。

  发展特高压交流输电可以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和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集约化开发,实现能源资源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是保障能源可靠供应、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试验示范工程的成功实践,标志着我国已经全面掌握特高压交流输电核心技术,完全具备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条件。对于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这将具有重大的战略性意义。

  (通讯员:胡婧 来源:英大传媒外联中心)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