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案:1.电力供应对于贵州省经济发展很重要访问中国电力网
2.火电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加大,难以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中国电力网资料频道提供电力行业最新统计资料
三月的北京,春意盎然,万象更新。眼前这位个头清瘦、目光炯炯的青年刚从全国人大十一届一次会议的会场中走出来,淳朴的笑容里还洋溢着激动,手里捧着《政府工作报告》。与他握手的那一刻,一股温暖的力量直面而来。
参政,愿为电力发展献计出力
从革命圣地遵义到雄伟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杨洪波这位淳朴的青年没有想到,他平生第二次来北京就走进了人民大会堂。
大会开幕的那一刻令杨洪波心潮澎湃。“置身于庄严的大会堂,耳畔奏响了雄壮的国歌,2987名代表肩并肩站在一起,我深深地感到,我不仅是600名遵电职工的代表,而是我们3900万贵州人民的代表,8万名华电员工的代表,能有机会履行人大代表光荣而神圣的职责,我感到由衷地自豪和骄傲。”
“亲耳聆听温总理的报告,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科学发展、关注民生’。报告讲的今年九个方面任务,都突出了稳中求进、节能环保、调整结构、改善民生这些主题,让我再一次感到中央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定决心。”
“温总理的报告,一是实在,讲的都是实事;二是具体,说的都有可操作性,而且对我们企业的发展有很强的指导性,让我更加信心百倍,也让我更加感到自己的职责。”说这些话时,他不住地点点头。
“职责”这两个字,杨洪波曾无数次地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它的理解。39岁的他,由于十几年来出色地履行岗位的职责而连获贵州省劳动模范、贵州省国资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殊荣。对于这次自己如何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职责”,杨洪波说要从自己亲身经历的那一场考验谈起——
2008年伊始,一场罕见的冰冻雨雪灾害突袭我国南方,50年不遇的暴雪使贵州省成为全国受灾最严重的地区。电力、交通、通讯一度中断,基础设施受损,大批民房被毁,百姓生活受到了重创。灾难面前,责任如山。华电在黔的发电企业排除万难、勇挑重担,以抗灾保电为己任,团结凝聚全体干部职工千方百计稳发电,全力以赴保燃煤,一次次地使贵州电网走出险境,谱写了一曲抗击冰雪、保卫家园的感人乐章。
“我所在的遵电公司10天道路封锁,许多职工要走2个多小时的路赶到单位上班。运行人员每次交接班都是准时到岗,燃料分场的师傅冒着冰雪连夜在码头上抢运煤,我们维护分场的值班人员连着10多天住在厂里,加班加点在户外巡回检查,就是为了设备安全万无一失。雪凝灾害期间,遵电、乌江渡、东风、清镇、大龙电厂等支撑着贵州北部、中部和东部地区的供电。受灾最严重的时候,华电在贵州的企业承担了整个区域50%以上的电力供应,履行了发电企业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得到了集团公司领导和贵州各级政府的高度评价,也考验了我们的智慧、毅力和奉献!”说这些话时,杨洪波的语气仍不能平静。
“这次参加人代会,我将就贵州电力的发展提两个建议。一是通过这次雪凝灾害,我深深地感到电力供应对于贵州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更看到了贵州电源点的布局和输电塔基设计的不足。比如贵州北部地区的桐梓县等与重庆相邻的地方,没有电源支撑点,电网的安全运行很难保障,一旦再出现这样的灾害,如何满足老百姓用电的需要?因此我建议政府要加大对电网和电源的建设。一方面是加大对电力设施的改造和维护,使我们的电网更加安全可靠;另一方面希望政府在“节能减排、上大压小”过程中,能根据贵州电源布局的实际,加快项目核准进程。比如在遵电公司即将关停2台小机组之前,能争取早日核准华电在桐梓县的两台60万燃煤机组项目。”
说到第二个建议时,杨洪波的回答还是离不开企业的发展。“第二个是我感到现在发电企业面临的压力很大,煤价不断地持续攀升,火电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加大,难以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再就是乌江公司整个流域电价水平长期偏低,低于全国水电的平均电价。所以我建议政府尽快启动煤电联动政策,按照“同网同价”政策上调乌江流域平均上网电价,给发电企业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使企业能健康稳定可持续地发展。”
他告诉我们,吴邦国委员长会议期间参加了贵州代表团的审议,国家领导人对贵州建设发展的关注让他感动。“委员长语重心长,他说贵州底子薄、基础弱、贫困人口多,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显得尤为重要。他还勉励大家要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全力做好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工作,又好又快地把贵州经济搞上去,让贵州各族人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杨洪波坚定而自信地说,他要把委员长的话转达给周围的每一个同志,让他们对家乡的建设和企业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我会把自己的建议充分地反映,争取其他代表们的认同和支持,争取自己的提案被有关部门采纳,为我们家乡的建设和华电的发展出一份力。”
立业,靠一个“勤”字
“18年的生产岗位工作,是我人生一笔最大的财富。”当我们追溯他的经历时,他饱含深情地这样说。1989年7月,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贵阳电力技校电气专业的杨洪波,怀揣理想来到遵义发电厂。当被分到维护分场成为一名热控流压班检修工时,跨专业的难题摆在了他的面前。
“第一次跟着师傅们到现场检修,看到一排排一叠叠的热工仪表、电缆和控制柜,我真的懵了。也没多想,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简单的目标:从零开始学习,成为一个手里拿得起的热控检修工。”
白天,杨洪波戴上安全帽,和大家一道跑现场、查回路、摸设备,他灵活地穿梭在车间和集控室,连那两台125MW机组的轰鸣声,在他听来也是一首美妙的交响曲;下了班,他揣上图纸回家勤琢磨、苦钻研,一张张图纸在他看来就象一条条行云流水般的控制回路和一个个灵光闪动的节点。他象一块海绵,不停地消化吸收着所需要的知识,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直到凡是他经历过的设备系统、技术回路都烂熟于心,一年后他被聘为流压班检修组长。
接下来的三年,杨洪波是在“摸、爬、滚、打”中度过的,“应修必修、修必修好、愈修愈精”成为他心中不变的标尺。在每一次大修、抢修、突击任务和日常维护中,他带着“小分队”顶真地维修了一个个设备、跑遍了车间一个个角落,攻克了技术上一道道难题,出色地完成了无数次任务。寒来暑往,他在磨砾中不断成熟,展现了技术带头人的过硬本领,成为班组的“核心人物”。
从1993年到2004年,他先后担任了流压班、仪表班、热控班的班长,横跨了流压、仪表、温度、自动保护等所有热控岗位,成为热控专业中的“全能通才”,被同事们称为维护分场的“热控专家”。
“几年下来,我感到光是埋头苦干还不够,热工设备更新快,科技含量高,要成为一个技术能手,更应该在理论知识上加强学习。”他颇为感慨地说。
书山有路勤为径。2001年,杨洪波通过自学考试取得了《发电厂热能动力设备专业》大专文凭,2004年他参加了昆明理工大学热能动力专业的学习,理论的“充电”使他的业务技能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杨洪波用这句话实现了从技术到管理的创新。他运用自己娴熟的电脑编程技术,率先在全厂班组中实行电脑网络管理,逐步建立起一套详实系统的班组管理资源库,经他整理的热控班技术资料累计达18000多个文件,被班员们视为班组的“传家宝”;他带领QC小组积极攻关,建立了7、8号机组无纸记录仪和现场总线历史数据库,及时准确地记录下机组运行参数,为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垒起了又一道“屏障”。一项项技术成果,为全厂实现网络化管理开辟了新的路径,他所带领的热控班荣获了2003年度“全国电力行业优秀QC小组”、“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
梅花香自苦寒来。2006年,杨洪波因出色的工作被公司聘为维护分场副主任,一年后担任了分场主任。新的平台、新的锤炼使他的生产管理经验变得更加丰富,而不变的,是他对工作的“勤”。
“我的理念是以人为本,讲究效率。不把规矩卡得很死,但一定要把事情做完做好。在落实每件事的时候,我都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现在分场的职工们都形成了一种默契,份内的工作努力做好,碰到突发性事件,大家都冲在第一线,尽快处理解决好问题。”
在他雷厉风行、以身作则的作风感召下,职工们也练就了一身能打硬仗的本领。
2004年9月的一个周末傍晚,由于设备老化,点火油枪漏油,导致7号机组13.8kV侧发生火灾,大部分电缆烧坏,7号炉监控仪表和保护系统遭到严重损坏,锅炉运行燃烧工况无法显示,情况危机,事态险恶!正在出差回程路上的杨洪波接到厂里的电话,二话没说,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迅即组织班组人员投入抢修。凭着丰富的技术经验和敏锐的排查能力,他带着检修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地找到了故障点。大家顾不上周末休息,加班加点铺设新的电缆,从傍晚6点一直干到凌晨2点,终于比计划提前3个小时恢复了仪表显示和保护系统,使机组的运行转危为安!
18年光阴如同白驹过隙,杨洪波的人生轨迹也跟随遵电公司的发展不断翻开新的一页。说到自己的愿望时,杨洪波满怀憧憬:“遵电公司在不断发展,我的目标就是要培养一支素质高、技术硬、作风正的热控检修队伍,为遵电、为我们华电在贵州的发展储备好检修人才。”
做人,凭一个“诚”字
在我们看来,他用自己坚实的步履穿行于几万个测点、数据和逻辑之间,这些数据和测点汇聚成了一个个成功的基石,一串串荣誉的注点。而在他看来,今天的成绩不仅来自于个人的努力,更离不开他所挚爱的企业和团队。
“我觉得,人要学会感恩。从刚进厂跟着老师傅边学边干,到后来独立完成检修任务,开展科技项目攻关,现在部门管理井井有条,一直都离不开领导的关心、部门的支持和同事的帮助。因为一路上得到许多的帮助,才有我的今天。”
一颗感恩之心,成就了一段精彩的人生。
“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我的人生信条,就是踏实做事,诚信做人。”无论是带领小班组还是大分场,杨洪波始终循着这一信条做事做人,赢得了企业的信任和职工们的信赖。
热控班的女工廖敏不会忘记,那一个紧张的夜晚,是杨班长挺身赶赴现场,给她雪中送炭。
那天小廖值夜班,午夜11点集控室打来报修电话:7号机组汽包水位电极突然损坏,需要马上更换。那是高空作业,又在深夜,怎么办?情急之下,小廖立刻拨通了班长的电话,杨洪波一听情况,只说了一句:“我马上赶来,你别去,危险。”顾不得妻子的叮嘱,身影已消失在茫茫的黑夜中……由于电极严重损坏,杨洪波迅速进行现场攻关,经过一个不眠之夜,凌晨5点设备终于恢复正常运行,第二天,他抖擞精神还是照常上班。
班组成员都说:“这是常事,杨班长从不计个人得失,最难得的是,他常常做幕后英雄,默默地为大家做事,把别人推到前台。”
是的,他是领跑团队前进的助推器。当了13年班长的杨洪波创下了所在班组13年安全无事故的记录,热控班荣获了2004年度“全国电力行业优秀班组”称号。2004年以来,他本人连续获得贵州省“劳动模范”、贵州省“国资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华电贵州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