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电力网讯:在1月18日的2012年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迄今为止,这是国家电网公司在国家科技领域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我国电工领域在国家科技奖上获得的最高荣誉。
国家电网公司2013年工作会议认为,“发展特高压是重中之重。”国家电网规划从2013年起未来的8年间,投资约1.2万亿元,投产特高压线路9.4万公里、变电容量3.2亿千伏安、换流容量4.6亿千瓦,到2015年、2017年和2020年,分别建成“两纵两横”、“三纵三横”和“五纵五横”特高压“三华”同步电网,同时到2020年建成27回特高压直流工程。届时,东中部地区受入电力流达到3.5亿千瓦,每年输送电量1.6万亿千瓦时,占当地用电量的30%左右。
特高压交流输电代表国际高压输电的最高水平。我国研发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既面临高电压、强电流的电磁与绝缘技术世界级挑战,又面临重污秽、高海拔的严酷自然环境影响,创新难度极大。项目涉及180项关键课题攻关、9大类40余种关键设备研制,通过产、学、研、用协同攻关,在电压控制、外绝缘配置、电磁环境控制、成套设备研制、系统集成、试验能力6大方面实现了创新突破,获得发明专利96项,掌握了特高压交流输电核心技术,研制成功了全套关键设备。
我们坚持特高压输电是2013年电力设备行业的首要细分领域投资机会,并以区域电网内线路的获批触发的事件性机会为主;同时密切关注跨区域线路获批带来的整体性投资机会的确立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