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电力网讯: 中国电力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国家水平,某些技术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特别是,中国的电网后发优势明显,电网新,档次高,电网技术和电力设备可以在国际电力市场中有所作为。中国近年发展起来的电力技术在一些发达国家也有一定的竞争能力,比较前沿的产品如智能电网、特高压等技术走出去也不是不可能的——张国宝
美国能源的自给率提高引发蝴蝶效应
记者:近年来世界能源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张国宝:多种错综复杂因素交织,使得世界能源格局确实在发生变化。
一个变化是能源生产重心西移,消费东移。美国的页岩气产量达到年产1800亿立方米,并且还在增加,美国页岩气和加拿大的油砂资源丰富,增加了非常规油气资源的供应,加之巴西发现海上盐下大油田,委内瑞拉丰富的重油资源,这些资源的发现和开发,正在使世界油气的生产重心西移。而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将成为今后世界油气增量的主要消费国,使世界油气消费中心东移。
另一个变化是,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造成国际部分能源资源和资产价格回落。作为国际煤炭价格风向标的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煤炭价格下跌了30美元,加之美国、俄罗斯、中亚国家、巴西、非洲等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产量超过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影响力较以前有所下降,推高油价的力量也在减弱。
中国在国际能源双边和多边合作中扮演了重要和积极的角色,中国企业积极投资国际能源市场,合理开发利用国际能源资源,不仅为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动力,也增加了世界的能源供应,为世界其他国家带来了诸多机遇。
记者:这些变化将对中国能源企业海外投资产生怎样的影响?
张国宝:毫无疑问,将对我国能源企业走出去产生影响。
美国能源的自给率提高引起了一系列的蝴蝶效应,其中包括增加了中国企业投资加拿大能源的机会。加拿大过去是美国最大的能源供应国,有美国这个大市场,因此过去不太注重亚洲市场。现在美国的天然气价格低廉,对加拿大油气的依赖降低了,加拿大开始重视亚太市场,寻求出口渠道多元化,对中国、日本等亚洲市场开始积极起来。
国际能源资源和资产价格回落,加之欧洲国家经济低迷,包括葡萄牙、希腊在内的一些国家想出售部分国有资产缓解财政压力,间接为中国企业资本的进入创造了机遇。
世界能源格局中的中亚力量增长也不容忽视,俄罗斯重返世界能源大国地位,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产量超过石油输出国组织,与俄罗斯、中亚等邻国开展能源合作,将是中国能源对外合作的重点方向。
目前,中俄、中哈原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相继建成,运行良好,规模逐渐扩大,目前已有管道沿线3亿人口用上清洁天然气。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将从现在的每年300亿立方米增加到每年700亿立方米。中国与俄罗斯天然气谈判仍在进行中,目前价格有差距,需要双方政府发挥智慧灵活的调整政策,中国方面会有耐心继续协调下去。今后,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国家等邻国的能源合作将不限于油气,正扩大到电力、煤炭、天然铀、煤化工等全领域。
新能源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正逢其时
记者:您对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去有怎样的期待?
张国宝:以前,为了国家能源安全,能源资源类对外投资在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占有很大的份额,特别是油气领域出去较早,投入较大,客观上增加了世界能源资源勘探力度和能源产量,对世界能源事业作出了贡献。
今后,对外投资合作将向更广的领域和更深度的合作发展,希望参与到国际能源合作中的中国能源企业,不仅是找能源、找资源,还要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融入到全球能源供应链和商业网络。
以电力行业为例,中国电力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国家水平,某些技术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特别是,中国的电网后发优势明显,电网新,档次高,电网技术和电力设备可以在国际电力市场中有所作为,在某些电力需求稳定上升的地区,如东南亚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可以输出中国电力技术和电力设备,进入国际电力市场,甚至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国近年发展起来的电力技术也有一定的竞争能力。
中国近年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异军突起,发展迅速,令世界瞩目。这些新能源企业目前走出去积极性很高,而国际上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渐成潮流,中国风电、太阳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正逢其时,有利于推动新能源成本下降、推动能源结构转变。除此之外,比较前沿的产品如智能电网、特高压等技术走出去也不是不可能的。
中国企业应具备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
记者:越来越多的合作项目发生在中国与发达国家中,企业与这些国家开展合作,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好准备?
张国宝:需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地方很多。总体上看中国企业走出去还在初级阶段。
最基本的,我们对国际合作的法律知识和东道国的投资环境还不够了解。目前,既懂专业又能流畅说外语,还熟悉对外投资和外贸的人才太少了,获取信息的渠道还不宽。
但在各类风险中,政治是最大的风险。
2012年7月,中海油对加拿大能源公司尼克森发起收购,北美能源形势发生变化,中海油给出的价格对尼克森有利,加拿大总理哈珀表示支持,油气界的许多人也对这项收购表示乐观。但当我们真正往前走的时候,一些政客跳出来了,政客们并不是单纯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他们是为了选票,为了迎合一些选民对中国的无知和偏见。虽然这个项目已经尘埃落定,但整个过程的一波三折可以看出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遇到的阻力。
西方国家走过的历史表明,他们是靠全球性的市场解决本国发展所需的能源资源和市场,中国也应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开展国际贸易和海外投资。
所以,尽管在走出去中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中国都应该具备全球视野的战略眼光,把握世界能源格局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