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从华能四川公司获悉,截至8月底,华能在川累计发电量突破1100亿千瓦时,相当于成都市区3年的用电量。
在全国五大发电集团中,华能1987年最早入川办电,25年来,华能在我省岷江、嘉陵江、涪江、宝兴河、瓦斯河、大渡河、巴楚河从事水电开发。截至目前,建成投产水电站16座,装机220万千瓦,规划电站31座,装机500万千瓦,分布在雅安、绵阳、南充、广安、阿坝、甘孜等六个市州。
翻开华能在川建设版图,宝兴河梯级电站、瓦斯河梯级电站、嘉陵江东西关、青居和涪江火溪河梯级电站、明台电站、红岩电站等一个个电站沿红军长征足迹路拔地而起,在水电开发的同时,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同样,华能也是最早进入我省藏区开发水电的电力企业,率先进入阿坝州开始岷江太平驿水电站建设,促进了藏区经济的发展。
华能四川积极实施 “哺农惠民工程”。以电站库区及各建设项目为重点,辐射流域周边地区,从2007年开始,投资近3000万元,帮助解决电站库区居民的住房、教育、交通、就业等实际问题。截至目前,已落实资金2000多万元,完成项目87个,惠及农民群众5.6万多人。
华能四川在自一里电站建设过程中,坚持科技创新,大胆引进“气垫式调压井”先进技术,并陆续应用到小天都、木座、阴坪水电站等项目中,大大减少了上山施工道路,为保护当地环境做出了贡献,该项技术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火溪河流域开发中,华能因地制宜,分区段在减水河段修建了几十座溢流坝拦蓄生态水,对恢复原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20多年前,华能在川开创了流域梯级滚动开发。2006年底和2007年5月,公司宝兴河流域龙头水库电站硗碛电站和火溪河流域龙头水库电站水牛家电站相继投产。截至目前,宝兴河流域“一库八级”建成五级,火溪河流域“一库四级”全部建成,巴楚河“一库五级”,涪江干流“一库四级”等流域电站开发稳步推进,标志着公司流域梯级开发取得初步成功。
目前,公司建成投产的16座水电站,水头从10来米到550余米不等,机组类型包括了贯流式、轴流转浆式、混流式等主要机型;电站大坝涵盖了混凝土重力坝、混凝土拱坝、混凝土面板坝、软基混凝土闸坝、粘土芯墙土石坝等,构成了一部水电站技术的“小百科”全书。
华能集团公司总经理曹培玺表示,水电在华能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调整电源结构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华能将继续加大在川水电资源开发,为四川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