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网讯: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山东魏桥集团建有自备电厂,不仅为集团旗下企业供电,同时也通过自建电网向其他企业供电。自建的电网电价竟比国家电网便宜1/3以上。当地商业用电国家电网0.8元/每度,而他们0.6元/每度。工业用电国家1元/每度,他们的下属企业0.3元/每度。民用电国家0.6元/每度,他们的家属区0.35元/每度。由于价格低,所以许多企业纷纷找上门来买电。
价格上的优势,为民众带来了实惠,深受当地用电企业及个人的欢迎。而对于国家电网公司来说,自建电网就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甚至出现了“抢地盘”的利益之争。然而,表面上看是利益之争,但其价值正在于民营电力的出现,不但打破了电力“一家独大”局面,而且戳穿了电价高的真相。如果这样的模式在山东省甚至全国推广,国家电网的利益势必会受到损害。因为山东政府的支持,“魏桥”模式不但得以继续存在,而且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其自办的三家电厂正在改装和扩建。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一位负责电价的人士表示,对于当地老百姓来讲,当然希望自己用的电越便宜越好。毫无疑问,企业自备电厂的电用起来肯定便宜很多,但这不符合《电力法》,安全、环保方面也有问题。相对于自建电厂,国有电厂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当发电成本增加时国有电厂还得保障电力的正常供应。
尽管在发改委和国有电厂人眼中,自建电厂还存在着安全和环保等方面的问题,但这种“民电模式”的低电价,至少表明了以“电荒”为理由上涨电价的说法还欠缺足够的说服力,而且电价完全可以通过成本控制降下来,所谓垄断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说法很难说服民众。
国际能源网分析师认为,如果我国能够在未来深化改革中支持与扶植民间自办电厂,无疑是开创了一条让电力市场走向市场化的新路子。这可以打破垄断企业一统天下的霸主局面。形成多种经营模式共存公平竞争的新格局,优胜劣汰,让利于民。激励企业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感,促进企业技术革新,节能排减,降低成本,给国家和老百姓带来更多的实惠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