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网讯:5月13日,是新疆电力能源工业发展史上值得铭记的日子――随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宣布,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与新疆----西北主网联网750千伏第二通道工程在新疆、河南、甘肃、青海四省区同时开工,大规模“疆电外送”拉开了序幕。“建设能源大通道,实现‘疆电外送’,在更大范围优化能源配置,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举措,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能源布局,促进节能减排,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然要求。”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在新疆举行的“疆电外送”启动仪式上表示。
“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将投资1264亿元发展新疆电网,重点建设哈密南—郑州、哈密北—重庆、准东—四川三回特高压直流,新疆—西北联网750千伏第二通道工程和新疆送端电网。到2015年形成3000万千瓦“疆电外送”能力,每年可外送电量1650千瓦时。
解决电力“孤网”困局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开发和储备基地。但由于地理、历史的原因,新疆电网曾长期自成一系,独立于西北电网之外。而且我国能源分布与能源需求不均衡,电力等能源紧缺已成为制约东部和中部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为解决种种困局,我国加大工程建设,起到相应效果。而此项工程建成后,将充分发挥特高压输电优势,将新疆哈密地区丰富的煤炭和风能资源就地转化成电力输送到华中地区,而且有助于缓解华中电力紧张局面。
高位推动通道建设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疆电外送”工作,明确提出建设“疆电外送”大通道,把新疆煤炭和其他能源资源转化为电能输送到全国,不仅事关新疆经济发展大局,更是中国能源战略安全的重要一环。
作为分管新疆工作的中央领导,周永康同志多次亲赴新疆实地考察。国家电网公司对工程也是高度重视。为实施“疆电外送”工程,自治区从上到下全力支持、强力推动。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发改委主任刘晏良一遍遍跑国家相关部委,就“疆电外送”项目审批进行对接,并多次主持召开相关会议,协调解决项目审批和前期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产生巨大效益
国际能源网分析师认为:建设能源大道,实施“疆电外送”,有利于把新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及产业优势;能促进由新疆能源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可大幅增加投资、就业以及税收;环保效益方面,仅哈密南—郑州建成后,每年就可以向华中地区输送电量约480亿千瓦时,相当于煤炭2210万吨,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硫31.7万吨、氮氧化物26.7万吨,不仅有效的缓解了空气压力,而且节省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带来巨大环保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