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发电设备制造行业良好的发展态势出乎人们的意料。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专家介绍,不仅2007年发电设备制造企业生产任务饱满,而且2008年企业的生产任务也依然十分饱满。很显然,这与2006年业内专家普遍做出的\"发电设备订单将随电力短缺的缓解而减少\"判断并不一致。
消息说,就在不久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曾对外透露,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电荒问题\"在2007年已经得到彻底缓解。同时,通过近年来连续、高速的电源建设,自2002年以来,中国电力装机容量已经连续实现4亿千瓦、5亿千瓦、6亿千瓦的3次标志性跨越,而到2007年年底,全国电力装机容量有可能突破7亿千瓦。
电力装机的增加以及用电紧张的缓解,可以预见的结果就是发电设备订单逐渐减少。为此,2006年发电设备制造行业的主流声音也是警示不断,提醒由此可能带来的风险。然而,发电设备实际增势良好。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统计,2007年1~8月,发电设备产量为8100万千瓦,同比增长16.17%。对于发电设备的发展势头,业内专家给出的一致评价就是\"完全想不到\"。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电设备中心主任徐英男指出,未来1~2年年发电设备的增长势头依旧会十分强劲,因为2008年可预见的新增装机将会有7000万~8000万千瓦,而2009年也会保持这一水平。
据电力专家介绍,几年来电力行业曾提出了\"适当超前\"的行业发展原则,即针对近年来出现的电荒现象,电力弹性系数应该保持在1左右,用以支撑GDP的增长。据此判断,即使保守预计,今后如果GDP年增长保持9%,那么,电力年新增装机容量也会在6000万千瓦左右。故发电设备制造业未来中长期内都将会保持一种高增长态势。
从全国电线电缆销售量来看,几年来人们所预测的\"电线电缆订单将随电力短缺的缓解而减少\"判断业不一致。
由于发电设备行业持续增长而带动电缆销售量持续上升的现象已十分明显,电线电缆行业的景气度正在大幅度提高。
据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开始,我国电缆行业开始步入景气周期,并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前进。2006年,电线电缆行业工业销售产值4046亿元,同比增长47%;工业增加值951亿元,同比增长44%;利润总额超167.8亿元,同比增长48.9%;出口交货值418亿元,同比增长39.5%,占全部销售产值的10%。
由于电线电缆行业\"料重工轻\"的特征,去年铜价的上涨,直接导致制造成本中直接材料费用的增加,也从而推动电缆行业提价\"水涨船高\"。受提价利好带动,电缆行业2006年总体收益明显增加,利润总额增长了48.9%;行业亏损企业数量同比减少14.8%, 全年总亏损10亿元,同比下降4.7%;与上年同期相比,在被统计企业中,27%的企业利润增长额超过100万元,41%的企业利润增加额在100万以内,而32%的企业利润则有所减少。
专家预计,整个\"十一五\"期间,我国发电量将持续增长,从而带动电缆需求的同步增长。另外,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的目的,就是打通输配电系统中的障碍环节,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用电要求。城乡电网改造的巨大成就,促进了用电量的进一步增长。因此,在未来一个较长的时期内,电线电缆用量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持续增加。如果把其他交通、石油化工、建筑、矿物开采、水利建设等工程对电线电缆的需求量计算在内,电线电缆产业的市场前景仍然是相当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