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力消费能源在一次能源中占40%上下(一说占39.5%,另一说占42%),发电供热用煤占全国煤炭消费量的50%上下,全国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的排放量电力也要占50%上下,因此电力的GDP电耗指标上升对于降低万元GDP能耗极为不利,为了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一定要加大节电力度。
我国电力工业从2000年开始已经出现7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出现了连续7年万元GDP电耗上升;我国的电气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已经从1990年的8.6%,约为经济合作组织国家(OECD)的1/2,到目前已上升到19%-20%,大致与OECD国家持平,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那么为什么2006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1.33%,单位GDP电耗却上升2.75%?国家统计局负责人从几个方面说明了原因。一是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2006年,电力消费增长14.2%,除电力以外,其他终端能源消费增长6.6%。增幅的差距带来了结构的变化,2006年,电力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39.5%,比重比2005年提高1.41个百分点。也就是说,过去以煤的形态作为终端的能源,现在则更多地把煤转化为电。二是非生产性电力消费增长较快。居民生活用电消费增长14.5%,高于全国电力消费增长速度。三是一些高耗电的产业发展速度偏快。
2006年万元GDP电耗上升的三个因素是怎么影响产值电耗的?
一、 关于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这里指的是能源终端消费结构的变化。中国的二次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在短期内很难变化,这几年经济发展很快,能源需求增长快,煤炭比重还有上升的趋势,要想改变煤烟污染,惟一的办法是把更多的煤炭转换成电力,因为电力是最善于解决煤炭污染的行业,在电力富余的条件下,实行以电代油、以电代气可以节约油气资源;以电代煤可以减少、分散燃煤造成的煤烟污染;以电代柴可以避免过量使用秸秆、薪柴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以电代油气具有环境和经济效益,但不一定具有节能效益;以电代煤、柴,对终端具有环境效益,但不具有节能和经济效益;特别是用电去替代做饭、电煤热水、开水,电热采暖能源利用效益极低。
二、 居民生活用电的增长高于全国电力消费,这都与城市里为促销电力宣传用电比用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便宜,在农村实行以电代柴发展电炊有关,非生产用电不受宏观调控的影响,非生产用电的过快增长,会使产值电耗上升。
三、 高耗电行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对象,如清理不合理优惠电价,实行差别电价;发改委发文限定高耗能企业的部分产品的生产,特别限制部分低水平、重污染产品。但是用电结构重型化趋势没有改变,钢铁、有色、化工和建材耗电量大的四大行业仍呈快速发展态势,是带动全社会用电量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高耗电行业发展速度偏快,必然会促使产值电耗上升。
中国这7年电力增长的出现固然与经济发展阶段有关,也与中国在这个时期对电力工业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关
从2000年开始的电力高增长,维持7年的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维持7年万元GDP电耗连续上升,在世界各国工业化时期并非特例,对于一次能源以煤为主,缺乏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的中国而言,用电替代优质能源是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优质能源不足的矛盾,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能源利用与环境的矛盾,但是这么做存在的一个突出矛盾是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可能影响“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中国这7年电力增长的出现固然与经济发展阶段有关,也与中国在这个时期对电力工业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关。
1、 取消了电力工业的一切加价项目。我国渐进式的电力体制改革,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采取价外加价的办法征收电力建设资金和维持电力工业的简单再生产,如征收电力建设基金、电费保证金、电表保证金等等,在2000年前基本上取消了一切价外加价,基本连改革开放以前征收的供电工程贴费也取消了,这等于大幅度地降低了电价。取消供电工程贴费以后,对于新用户报装和老用户增容没有经济控制手段,为加大装见容量开了方便之门。
2、 在保留优惠电价的基础上,实行城乡同价,进一步扩大了交叉补贴。市场经济要求价格公正、公平,尽量减少交叉补贴,但是在取消价外加价的时候,不仅没有扭转原来电价中存在的交叉补贴,没有取消优惠电价,反而在保留农村农业生产、排灌等优惠电价的基础上,实行城乡同价(主要是降低农村居民生活用电、工业用电的电价),进一步扩大了交叉补贴。最近为了节能减排,清理了耗电工业领域的不合理优惠电价,并实施差别电价,让电力工业的电价承担起政策性任务,但并没有取消一切优惠电价。
3、 电力与其他能源的比价不合理,使得能源消费向电力倾斜。电力与石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气、煤炭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互相可替代性,如炊事、烧热水、采暖等可以用电力或其他各种能源,电力是由各种一次能源转换而来的二次能源,是一种高级能源,使用电力不会污染环境,不会排出废物和废气,且易于控制,因此一般电力都比其他能源贵,以保证电力在必须用电的领域使用,所以必须始终保持电力与其他各种能源的合理的比价。2003年开始,国际石油、天然气价格猛涨,我国基本没有用油气发电,发电能源是煤炭、水能和核能,受石油、天然气涨价的影响小,电价水平低,电价与石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比较明显偏低,在很多领域用电比用油、气便宜,成为以电代油、代气的基础条件,再加上电价的优惠措施,使以电代煤、以电代柴成为可能。由于比价不合理,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热电联产、热电冷联产等分布式能源系统难以与电热锅炉、电力空调匹敌,致使夏季东南沿海地区电力空调负荷占总负荷的30%-40%,造成电力供应紧张。
4、 降低电力工程的资本金比例,允许电力公司提高负债率,扩大了电力工程的建设规模和投产规模,为高速度发展电力消费开辟了道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电力工程投资要由建设者全额自筹,那时每年建设投产500万千瓦都很费劲,现在电力工程建设资本金降为20%,80%的资金可以由银行贷款;过去电力工业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现在电力公司的负债已经达到50%-70%。这几年电力工程迅猛发展,电价能够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与资本金比例低和大大提高负债率有关。
5、 城网、县网、农网的全面改造完成,为近几年的电力消费猛增创造了基本条件。我国长期以来电力工业中存在着重发轻供不管用的偏向,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扭转缺电局面,一些电力改革政策也都倾向电源侧,如征收电力建设资金,主要用于电源建设,所以输电、配电设施长期落后。国务院为了扭转电网落后局面,从1998年起用3年时间开展大规模的城网、农网改造,后来又专门开展县域电网改造,并且在农村广泛开展村村通电和户户通电工程,使得全国城乡电网大为改观,为近几年的电力消费猛增创造了基本条件。
6、 节能减排重视电力的供应侧,对需求侧的能源替代和非生产性电力消费的节能减排重视不够。由于我国电力工业在一次能源和煤炭消费中占极大比重,因此国家对电力工业的节能减排非常重视,但对电力工业的节能减排的重点放在供应侧,例如上大压小、关停小火电,实行节能、环保、经济调度,降低小火电的上网电价,对自备电厂征收政府基金,加快发展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规定在五大电网不再建设60万千瓦以下的燃煤发电机组,应当说在电力工业供应侧的节能减排措施很到位,供应侧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在电力工业节能减排对需求侧的措施主要是对高耗电工业的,如清理不合理的优惠电价,实施差别电价,对于电力与其他能源替换和非生产力性电力消费的节能减排措施不多,而且需求侧的政策措施效果不及供应侧显著。
为了实现科学用电,提高电力利用效率,关键要处理好电力与其他能源替代问题
我国连续7年电力弹性系数大于1,单位GDP电耗上升,电气化程度提高,对国民经济发展和能源利用存在着有利的一面:节约了油气煤柴,改善了家庭、企业的环境;不利的一面是有的能源替代存在着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不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用电力替代油、气,可以减少油、气消耗,这当然是好事,但是用电力去替代油、气烧水(如电淋浴器)、代油、气烧开水(如电开水器)、代油、气取暖(如用电锅炉、地热电缆取暖),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特别是一方面用电力替代油气,另一方面又利用天然气搞纯发电,不如天然气直接供居民生活取暖和作为工业燃料。关于这个问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颁布实施的《天然气利用政策》中已明确规定,确保天然气优先用于城市燃气,促进天然气科学利用,有序发展;坚持节约优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禁止在大型煤炭基地所在地区建设基荷燃气发电站。在天然气供应严重短缺又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施煤代气项目改造。从这个规定可以看到,有天然气的地方不应该搞以电代气,在天然气供应严重短缺的地方,要实施以煤代气而不是以电代气。至于以电代煤、代柴,与代油、代气又不同,这种替代不是为了节约煤炭和薪柴,目的是为了减少使用地的污染,但同样存在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只有在条件特殊的地方使用,例如为了使庐山、黄山等风景区成为“无烟山”,只能牺牲能效,采取以电代煤、代柴;还有在农村过量采樵破坏生态,而当地有小水电可资利用这种特殊条件。
为了实现科学用电,提高电力利用效率,关键要处理好电力与其他能源替代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的能源替代要依靠合理的能源价格,最近循环经济立法中提出电价要实行阶梯电价,除了对弱势群体实行较低价格外,对其他用户都要实行正常的、合理的价格,要研究电价的合理化。要像天然气那样,制订《电力合理利用政策》,这个政策的内容可以参照天然气利用政策,包括:制定政策的必要性;政策的适用范围和管理主体;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电力的利用领域和顺序;促进电力节约利用及保障措施。电力是高级优质能源,至少应规定在有天然气及燃气可利用的地方,禁止使用电力烧热水、开水和电热取暖。近年来天然气、煤层气和沼气等燃气发展很快,在有天然气及燃气供应的地区,应当尽快把电淋浴器、电开水器、电热取暖替代下来;设法把旧式能效低的电冰箱、电空调器等耗电大的家用电器替换下来,大力加强节电力度,争取“十一五”后三年的电力消费弹性降至1以下,使单位GDP电耗呈下降趋势,以保证“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