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是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技术依据,是构成国家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是规范系统和产品开发的重要技术制度,是经济和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将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和指导规范,为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和国际化发展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国智能电网标准体系开展情况
当前,建设智能电网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但我国现有的技术标准和关键设备对智能电网建设支撑不足,建立一个系统、开放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体系已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2010年12月国家能源局成立国家智能电网标准化总体工作推进组,建立国家层面的智能电网标准化机构。
2010年6月国家电网公司编制完成了《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并对外公开发布。该体系由8个专业分支、26个技术领域、92个标准系列和若干个具体标准组成,从我国建设坚强智能电网需求出发,结合国际智能电网标准和制定的最新进展,重点梳理了已有的779项国际标准和772项中国标准。
2011年5月到12月,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相关专家对《标准体系规划》进行了滚动修订。主要包括以下工作内容,一是对智能电网标准化工作进行了系统性总结;二是对标准体系框架中的个别技术领域和标准系列进行了优化调整,并滚动更新了已采用的标准名录,补充了已列入计划正在制定的标准名录;三是结合“全面建设”阶段智能电网标准化工作的战略目标,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标准系列的制(修)订计划,并针对智能电网国际标准领域的空白提出了近期标准国际化工作的重点。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在智能电网标准建设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使我国在一些领域标准制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截至2011年底,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已发布企业技术标准166项,受托制定、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42项;此外,经IEEE、IEC等国际组织授权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委托,还承担了12项电网技术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
智能电网标准体系的发展方向
在标准的制定上,我们认为,特别要注意自由和创新,需要从两个不同方面提供搭建积木式的标准,一方面是从外部看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还有是从内部看怎么能符合标准,这个产品能符合各种技术性的要求。
系统化思维和顶层设计将在智能电网标准开发中起到重要作用。由于智能电网涉及电力、通信、计算机等众多行业和部门,包括电网一次和二次设备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管理,同时涉及数字化电网、企业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等技术,需要有系统的标准体系架构,包括各种协议和模型标准,以实现智能电网装置和系统的互操作。
标准开发和标准体系研究需要应用系统工程方法,系统工程方法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同样将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此外,智能电网标准体系对未来电力设备的产品研发、设计、制造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特别是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将对电力设备的发展起到推进作用。兼容、智能型、小型化、互动性、可靠性,可监测、可控性、具备高度自动化和自愈能力等成为系统开发和产品研制的新方向。全面智能电网建设将同时带动智能家庭、智能楼宇、智能小区、智能交通的发展,相关企业面临的机遇会更多。
用户侧与电网接口是智能电网的重要领域,IEC PC 118智能用户接口项目委员会于2012年2月在天津成立,秘书处设在中国。智能用户接口主要涉及到智能家居、智能楼宇、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装置、电动汽车和负荷管理五个领域。面对庞大的智能用电用户、厂商和运营商的参与,迫切需要建立统一的智能配用电接口模型等一系列相关标准,规范各类设备和系统的研发和运行。
因此,我们希望,设备生产制造企业、系统研制开发企业、用户和相关管理组织机构应与电力企业密切合作,完善和推进具体标准的制定。
建立一套科学的智能电网标准体系,是我国电力行业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我国在电力及相关领域竞争力的需要。我们需要继续完善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争取更多的国际标准的制定权,提升我国在国际智能电网领域的话语权,以达到逐步形成一套更加完整和一致的智能电网项目全球标准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