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调整了山西、蒙西新建电厂送京津唐电网的上网电价,两省上网电价分别为每千瓦时0.298元和0.297元(不含脱硫加价),比之前标准都下降了0.007元/千瓦时。
业内专家认为,由于山西、蒙西送京津唐电厂采用“点对网”的送电模式,使这两地电厂存在“暴利”现象,发改委也是基于这些现状作出以上调整。由于没有影响到销售电价,因此这也不是局部的“煤电联动”。 “点对网”模式下的暴利
云南电力报记者从国家发改委了解到,此次下调了上网电价的山西、蒙西电厂包括国电大同发电厂、上都电厂、托克托电厂、神头二厂、岱海电厂和王曲电厂。同时,还将大同第二发电厂向京津唐电网送电上网电价调整为每千瓦时0.277元(不含脱硫加价),上调了0.0065元/千瓦时。
公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电煤价格同比上涨13%,远远高于煤电联动所规定的5%。鉴于煤价高企,而上网电价仍未调整,发电企业利润空间渐渐缩小。今年7月,五大发电集团联合上书发改委,要求启动第三次“煤电联动”,调高上网电价,但是考虑到今年以来CPI指数过高,发改委没有准允。然而,时隔不到两个月,发改委“另辟蹊径”,以“有升有降”的方式调整了山西、蒙西新建电厂送京津唐电网的上网电价,这让人看来似乎不合情理。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能源室专家韩孟认为,这可能是政府在进行“煤电联动”前,对电力市场上网电价的一个梳理和调整。毕竟每个地方有各自的具体情况,并不一定每个电厂电煤涨价利润就降低很多,也并不是每个电厂都像外界认为的是一本万利的企业。
据了解,这6家降价的电厂属于采用“点对网”的“西电东送”模式。该模式的上网电价结算方式是参考受电区域标杆电价同时扣除一定的输电成本来确定的,这与东北向华北或云贵向广东采用的“网对网”模式有本质不同。“网对网”模式的上网电价结算方式是采用送电区域的标杆上网电价来确定。由于京津唐地区的上网电价明显高于山西、蒙西地区的上网电价,因此,采用“点对网”模式送电的山西、蒙西电厂存在着暴利现象。
安信证券分析师张龙用具体的数字分析道:以托克托电厂为例,该厂2006年发电量214亿千瓦时,净利润为15.4亿元(主营业务利润率42%、净利润率30%,比行业平均水平高1倍以上)。如果采用蒙西的标杆电价,则其净利润将减少8.5亿元,仅为6.9亿元。可见不同电厂执行不同的定价方式,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点对网”定价模式的存在导致了电厂之间贫富差距过大等系列问题。更严重的是,对京津唐电网调度来说,购入山西、蒙西的电和购入本地电的成本完全相同,在供需平衡时,电网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根本没有动力多购入外来电,这将使“西电东送”项目不能完全发挥效益,也不利于降低电价总体水平。因此本次发改委调整电价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台的。 并非要引发第三次“煤电联动”
当出现上网电价调整时,称这次调整是“煤电联动”的声音就发出来了。而“煤电联动”实现的是一种能源价格传导,是依据煤炭价格变动,调整上网电价、销售电价。而此次的调整并没有涉及到销售价格的变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煤电联动”。 “其实政府也注意到,今年上半年,电煤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13%,已经超过了煤电联动5%的标准,但由于CPI上涨的压力以及8月31日通过的《反垄断法》对电力行业带来的压力,政府为了稳定,短期内并未调整电价。”韩孟理解政府的这一做法,但他也预计“煤电联动”始终会来的:“随着下半年冬季用煤高峰的到来,预计煤炭价格涨幅还将回升,火力发电公司压力将加大,政府有可能在将上网电价梳理清楚后,进行局部的煤电联动。”
从本次事件可以看出,发改委目前已经开始关注电价,并于9月29日发出通知,“对东北电网范围内存在突出的电价矛盾进行协调”,再次局部性地调整了电价。在火电方面,一是将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新建电厂(不包括呼伦贝尔煤电基地试点360万千瓦项目)送辽宁省电量的落地电价核定为每千瓦时0.32元(含税,下同)、输电价格为每千瓦时0.02元、发电企业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0.3元;二是将黑龙江省送辽宁省电量的落地电价每千瓦时提高0.5分钱,用于补偿黑龙江省发电企业燃料成本增支。
山西、蒙西送京津唐的电厂电价过高导致电厂暴利,发改委采取的是“下调”的策略;送东北电网的蒙西、辽宁电厂电价过低,发改委采取的是“上调”的策略。可见,发改委已经在因地制宜地调整各地的上网电价。张龙预测,在明年初电煤价格继续上涨的前提下,大部分电厂进入微利时代,因此实行第三次“煤电联动”在情理之中。 前两次煤电联动大背景
“煤电联动”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制定的一项比较特殊的政策,应该说在市场经济中,是国家调控电煤价格和用电价格的手段。这是因为以前煤电的价格上浮,电厂和电网承受巨额亏损,国家各部委联合出台的新的协调办法。2005年,我国实施了“煤电联动”政策:如半年内平均煤价比前一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则相应电价也应作调整。
2005年5月,发改委批准了第一次“煤电联动”,把销售电价上调了0.0252元,随着电煤价格的上涨,各电厂的上网电价也随之调整,并最终传导至终端的销售电价上。这次“煤电联动”旨在解决2004年6月以来煤炭价格上涨、部分电厂经营亏损以及取消超发电价等对电价的影响。而本文关注的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内新投产电厂送京津唐电网的上网电价,在这次“煤电联动”中分别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为每千瓦0.297元和0.296元。
2006年5月,发改委批准第二次“煤电联动”启动。按照国家发改委5月1日公布的煤电价格联动实施方案,全国销售电价从5月1日起平均每度提高0.0252元。2006年,五大发电集团——华能、国电、中电投、华电、大唐受益于煤电联动,当年利润高达263.9亿元。而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内新投产电厂送京津唐电网的上网电价再次提高为每千瓦时0.305元和0.304元。
此次调整的只是“西电东送”第三条输电通道。“西电东送”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是指开发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京、津、唐地区。
根据有关部门规划,“西电东送”将形成三大通道。一是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开发出来送往广东,形成“西电东送”南部通道;二是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形成中部“西电东送”通道;三是将黄河上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古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形成北部“西电东送”通道。
此次上网电价调整的就是“西电东送”工程的第三条输电通道的火电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