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政策促使大容量、高参数机组投产比例提高是火电工程单位造价持续降低的重要原因。“十一五”期间,随着我国装备制造技术的进步和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大容量、高参数以及热电联产机组成为火电工程的主流,300MW以上机组容量占比由“十五”期间的22%上升为64%,600MW级和1000MW级机组容量占比从2006年的49%上升到2010年的64%。机组容量的大幅提高,有效降低了工程项目的单位造价。此外,节油点火装置的广泛采用,也减少了试运调试期间的燃油消耗量,降低了建设成本。采用节油点火方式后,2×600MW机组整套启动试运期间消耗的燃油量由25350t减少为8710t,降低65%,降低工程造价约1.3亿元。“十一五”期间安装节油点火装置的项目装机占79%。
大容量机组占比逐渐增加。相比“十五”,“十一五”期间投产火电项目中600MW级和1000MW级机组容量占比从22%上升为64%。
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已经成为主流。“十一五”期间投产的燃煤项目中55%为亚临界机组,28%为超临界机组,9%为循环流化床机组,8%为超超临界机组。在2009、2010年投产的火电项目中,超超临界机组占40%,超临界机组占23%,亚临界机组占29%。
大容量和高参数机组占比增加在降低单位工程造价的同时,使得火电机组的煤耗持续下降。全国燃煤发电机组年运行平均供电煤耗从2005年的370g/kWh下降到2010年的333g/kWh,下降幅度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