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农电之窗 » 农电新闻 » 正文

银线闪动 奏响为民服务曲

日期:2011-12-29    来源:内蒙古敖汉旗农电局  作者:张振远

国际电力网

2011
12/29
09:1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为民 内蒙古敖汉旗农电局

    目前,国家统一组织实施的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已经全面启动,作为一二期农网改造后又一次大规模电网建设改造工作,对于促进敖汉旗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近日,记者深入基层,亲身体验农网改造现场一线生活农电员工的艰辛与网改后村民喜悦心情。
    时值隆冬,滴水成冰季节, 为及时解决贝子府镇西查干哈达村 125 户村民的用电问题, 让村民用上舒心电,贝子府供电营业所30多名员工风餐露宿,奋战在施工现场。由于工程施工地段都处在地形险要的偏远山区,施工难度极大。材料运输需要人挑肩扛,最远的地方,搬运一基电杆就要五六天时间。但电力员工们并未因此放慢施工进度,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想尽一切办法进行电网改造。饿了,就吃面包;渴了,就喝矿泉水,大伙吃在工地。临近中午笔者看到;施工队员们在山旮旯避风处每个队员手里拿着一个面包、一根火腿肠、一瓶挂着冰碴的矿泉水,在刺骨的寒风中吃的津津有味 。施工队长尹连生告诉笔者;西查干哈达村在没有网改前全村只有一台30千伏安的变压器,由于电压低一些村民买的家用电器只是一个摆设,根本用不上,这次农网改造为这个村民组安装20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原来16平方的导线换成70平方,村民的进户线由原来的4平方换成10平方的防老化线,经过全体施工队员起早贪黑奋战目前工程马上完工,到时候这个村的村民彻底告别低电压时代。

   离开网改施工现场我们驱车来到贝子府镇后坟村采访;贝子府镇后坟村村民张玉梅一直发展养鸡业,但是一直到去年他们村的农网改造之后,他们家的养鸡业才逐渐上了规模,数量从以前的3000只发展到现在的16000只。
    作为养殖户中农网改造后受益最大者——张玉梅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我想都不敢想,因为在农网改造之前我们村说停电就停电,一停电我这个鸡喝水就成了困难、喂饲料都很困难,自己家的井电压低抽不出水,就别出去拉水,鸡饲料一般是晚上后半夜加工。现在农网改造了,我们村安装了大变压器,换了线路,电压正常了,粉碎机、自动饮水机等一些大的设备都跟上了,劳动量减低了,养的就多了”。
    昔日未进行农网改造前的贝子府镇后坟村,由于用电量受到限制,家家户户每天晚上只能点着昏暗的电灯,每到大年三十,村民们只能街坊邻居几家人聚在一起才能看到中央电视台的春晚,缺电少电严重地制约着村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农网改造后全村供用电环境有了质的改变。
    贝子府镇后坟村村长路玉龙高兴地告诉笔者:“原来我们村的养殖户仅有几户,现在发展到几十户,蛋鸡存栏由过去的2万多只发展到现在的16万多只,村办企业由原来的一两家发展到现在7家”。
    今年,敖汉旗农电局继续狠抓农网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投资 9200 万元,基本完成了 66 千伏兴隆洼和闫杖子输变电工程、 10 千伏线路及低压台区建设与改造任务。 目前,全局电网形成了以 66 千伏为骨干网架, 10 千伏、 0.4 千伏网络结构清晰、设备完好、初步安全可靠的供电网络。“十二五”期间规划在我旗东部和北部分别建设 220 千伏敖吉一次变和康家营子一次变,力争到 2012 年末实现每座 66 千伏变电站 2 台主变互为备用, 2013 年农村低压电网彻底改造完毕, 2015 年达到 220 千伏电源互为备用、 66 千伏变电站全部实现双电源的供电网络。
    银线闪动,点亮农家。敖汉旗农电局把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作为服务农村发展、服务农民生活的重要途径来抓,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你用电、我用心”的真挚内涵,在推动农网建设工作中,奏响了一曲为民服务的动人赞歌。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