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于今年年底并网发电的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目前已进入建设攻坚阶段。这项工程承担科研与应用的双重任务,又面临建设速度与质量的双重挑战。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既定建设目标?华北电网有限公司所属的国网新源张家口风光储示范电站有限公司具体负责工程建设管理任务,该公司总经理闫忠平作出了解答。
工程面临科研与建设重任
记者:这项工程既承担科研与应用的任务,又要保证速度和质量。您是否觉得任务艰巨?目前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闫忠平:这项工程的建设以及科研任务的确较为艰巨,与其他很多工程不同,该工程要围绕科学研究、示范应用两条主线,搭建自主创新、试验示范两个平台。
从技术研发角度看,我们不仅要攻克风光储输联合发电技术,以体现工程技术的先进性、创新性,还要从风、光、储、输各个组成部分的细节之处体现其先进性、创新性。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及实现的技术成果较多。
从现场施工角度看,挑战有四。第一,施工现场位于河北坝上地区,气温低、风沙大、有效工期短暂,极端恶劣天气频繁出现。有时一个上午,就会经历由晴变阴、由干燥到大雨、由无风到有风的变化。第二,施工工期短、任务重、施工条件复杂。打基础时,常常会遇到直径达1米的石头,给施工作业带来很多困难。第三,工程作业点多面广,交叉进行。未来几个月,集中土建施工、集中安装作业、集中交货、集中到场、集中调试将持续进行。第四,2000多亩土地上,有2000多人24小时集中作业,安全及质量压力极大。
记者:为克服困难,采用了哪些管理方法和手段?效果如何?
闫忠平:我们采取的管理手段有很多,在领导机构、工作大纲、成本管控、工作流程、后勤保障、文化建设等方面均有具有的规定。这些手段组合到一起,形成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实施的“组合拳”。
5月25日,我们成立了以主管工程建设副总经理为主任,各职能部门相关人员组成的业主项目部,全面负责施工。业主项目部依据工程创优规划及相关安全、质量体系要求,全方位、多角度解决了施工面临的各种问题。
我们还狠抓建章立制和工作流程梳理,下大力气做好控制成本与制度管控工作,制定了基建管理、经营管理等多项制度。其中,工程类制度33项,物资类制度13项,财务类制度13项,技术类制度11项,综合类制度49项。这些规章基本涵盖了项目建设的各个方面,使我们的基础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标准化轨道。
完善制度确保技术创新
记者:这项工程的技术创新十分重要。是否有某些管理手段,能够确保技术顺利创新?
闫忠平:示范工程建设坚持高点定位、科技创新原则,切实把握高新技术在风光储联合应用中的关键与核心作用,加快风光储输综合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实施,着力填补前期“短板”。这是一项比较高的要求,我们确立了有效的工作机制。
首先是优化技术方案,加强组织保障。技术优化方案围绕招标采购、建设管理、生产运行等十大关键工作整体推进。为确保方案落实,我们建立了全面协同、多层次、全方位、高效的汇报沟通机制和协调运转机制。
其次是发挥科研支撑作用。建立支撑工程建设的全方位科研工作机制,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知名科研院所合作,确立了科研力量在技术优化、招标采购、工程建设等领域支持工程建设的工作格局。
再次是充分利用国家财政和科技政策。积极申请财政部“金太阳工程”财政补贴,首批财政补贴3.46亿元已到位。
最后是超前谋划工程后续发展。我们结合一期工程的建设情况,紧密跟踪、研究国际储能和新能源的发展趋势,超前谋划风能、太阳能及储能的后续开发时序、容量和布局。
记者: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
闫忠平:一路走来,我们认识到,要使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前提是要科学发展、转变观念,核心是优化设计、自主创新,关键是突破常规、统筹规划。
要建成示范工程,我们必须精诚团结,通力协作,有效实现与地方的互动,同声唱响加快项目发展的“大合唱”。
要建成示范工程,必须坚持注重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勇于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和惯性依赖,全面准确地判断形势,理性系统地研究新能源发展及项目建设的规律,主动超前运作,抢占发展先机,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攻坚。
要建成示范工程,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创新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推进科技成果支持项目发展,夯实基础、增添后劲,从战略高度打造一支符合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内质外形”要求的核心人才梯队,为实现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