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消息指出,“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分别规划了共约5300亿元的特高压直流及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按照国家电网规划,到2015年,华北、华东、华中特高压交流电网将形成“三纵三横一环网”的坚强网架,投资约为2989亿元。
但由于交流输电的建设仍然存在争议,目前直流项目的建设与审批进度明显快于交流项目。“特高压交流线路和直流线路只有科学搭配,才能使电力运输高效、经济、稳定,二者应协调同步发展。”国网能源研究院高级经济师白建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直流特高压由于主要采取点对点的形式,对电网运行的干扰较小,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共计规划了12条±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相比较而言,交流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却存争议,主要是其经济性和安全性。对于交、直流工程的进展不一的情况,白建华表示,其主要原因在于,在特高压发展过程中交流与直流的定位不一样。电力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今后5年、10年将建成怎样的电力传输系统,与我国的能源分布、结构是有关系的。严格来讲,先要论证2015年、2020年甚至2030年的能源生产、加工、转换和输送情况,并根据能源需求设计相应的电网系统,也就是目标网架。
“目标网架的设计需要严格根据电力系统使用安全表格做各种计算,测算出交流和直流如何搭配,才能使电力运输高效、经济、稳定。按照世界范围内的电力系统发展规律来看,在大的负荷中心地区需要建交流电网,而远距离电力运输则需要靠直流线路。目前,即便直流暂时走在前面,也不代表未来不发展交流。”白建华表示。
据介绍,交流电网接纳、配置能力很强,而直流有着强大的输送能力。其最大的优势是具有联网功能。所谓联网功能,即由交流构筑成一个系统后,可以通过错峰方式在需求端对负荷进行调剂,也可以在供应端使各省之间的能源优势互补。而直流则主要是大容量远距离传输电力功能,我国的能源结构是地区间电力供给与需求差异很大,需要远距离传输。“受端电网必须要有比较强的交流电网进行支撑。当直流网络将电力大规模运往受入地之后,如果当地的交流网络不够强,就无法受入足够的电力,从而影响到直流的实际效果。”
对于近期刚刚批准的淮南—上海的特高压在华东区域充当的角色,白建华告诉记者,淮南—上海的交流线路是华东环网的一部分,既有联网功能,同时更具输送功能。安徽也有电厂,该线路可以传输能源,缓解电荒。
该线路获核准是否意味着华东区域交流网络将有突破?
“交流的建设是必然。华东地区是电力大量受入区,目前主要通过输煤在当地建电厂,但是随着土地资源、环境资源和运输能力因素限制,输煤的道路走不通。只有地区的受让电力的能力增强了,才能大量受入直流输送的电力,并经过受端各级电力的协调,分配到负荷区。”白建华说。
他同时强调指出,未来,目标网架一定要突破区域、省际之间的限制,目前直流已经实现跨区域连接,未来交流也将跨区域。“因为直流输送电力之后面临受端分配的问题,如果直流先行,而地方的交流网络没有建好,整个电力系统也无法正常运行,交流与直流发展一定是协调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