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水力发电 » 正文

缅甸停建密松水电站背后三大原因

日期:2011-11-09    来源:凤凰网  作者:凤凰网

国际电力网

2011
11/09
09:2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缅甸 密松水电站

    主持人:湄公河血案再次让人们关注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关系,随着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以及与东盟关系的深入,很多问题都被一些国际势力敏感化了。值得一提的是湄公河血案发生之前,缅甸总统吴登盛刚刚单方面宣布,暂停执行与中国关于合作建设密松大坝水电站的协议。

    英国《卫报》网站曾经披露了一份,由美国驻缅甸临时代办丁格尔签署的电报,表明美国驻缅甸大使馆曾经通过“小额资金”,支持了反对修建密松大坝的民间组织。而英国《经济学家》发表文章指,搁置水电站项目的决定,是在缅甸政府显示出向西方靠拢意愿的时候所做出的。

    纽约时报称,美国即将对缅甸政策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包括放松贸易和金融援助限制、解除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对缅甸的援助禁令,来鼓励缅甸民主转型。缅甸新政府则频频释出善意,包括放宽对媒体的控制,呼吁流亡者回国,允许联合国人权特使到访,开启与民主运动领袖昂山素姬的会谈,显然出缅甸政发生着改变。

    解说:密松水电站位于缅甸的克钦邦,不过项目一直受到缅甸的反对派和当地克钦邦的反对,两方人士认为,筑建大坝会破坏缅甸第一大河落洼地江的生态,而且水淹面积等同新加坡,来自63个村一万两千名居民需要迁移。其中以昂山素姬为首的反对派9月26日罕有地在仰光公开集会,要求停止水电站的建设,结果在4天后的30号,缅甸总统吴登盛就向国会表明声明,说根据人民意愿,会在本届政府任期搁置兴建大坝。

    陈建荣(国际问题专家):首先从国际层面来看,这是中国和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围绕着缅甸问题的争夺,发生的有利于西方的变化,这是从国际层面来看。那么从国内层面来看,缅甸是从去年11月份以来,悄然进行的政治改革的结果,那么另外一个层次呢,就是从国内方面来看,它是对缅甸国内的压力集团,特别是昂山素季,还有克钦集团的一个让步。

    解说:有分析认为,这次政府的让步反映去年才获释放,近期活动频繁的昂山素季存在影响力,政府不能够完全忽视。不过也有分析认为,缅甸政府停建大坝只是权宜之计,因为大坝处于缅甸政府军与克钦族独立武装的交火区附近,与中国也非常接近。

    而让密松大坝角色更复杂的是,大坝本身是水电站,电站装机容量六百万千瓦,原定是缅甸境内最大的水电站,造价36亿美元,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与缅甸军方支持的公司合资兴建。水电站落成后,九成电力会输往中国,所以克钦族把反对建坝,视为反抗缅甸政府以抗衡中国影响力的象征,在去年四月,就怀疑向大坝工地发动爆炸袭击。

    陈建荣:因为这个大坝的修建的所在地是在缅甸的北部跟咱们中国接壤的地方,那么这个地方的少数民族一直在追求独立,但是在整个大坝的兴建过程当中,克钦族一直被排除在外,所以他们觉得没有从中得到这种利益,那么起来反对这个大坝的兴建。

    缅甸高层频繁出访冀打破外交孤立局面

    解说:针对缅甸政府9月30日宣布搁置密松电站的决定,中国网民反应强烈,其中高达92.9%的网友认为,中国应当强硬对付缅甸,但是中国政府的主流媒体,对缅甸停建水坝的决定都表现得相当克制和温和。10月10日,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缅甸政府特使外交部长吴温纳貌伦,新华社援引习近平的话说,中面两国要珍惜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对于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希望双方通过友好协商,寻求妥善解决办法。

    陈建荣:中国的领导人他不愿意看到,这么多年来的中面友好关系受到破坏,另外一个方面也表明在中国跟缅甸的相互依赖关系当中,缅甸对中国的重要性正在增加。

    解说:《人民日报》10月10日发表一篇题为“美国无资格谈缅甸民意”的评论文章,措词强硬,矛头直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认为美国是缅甸停建密松大坝的背后推手。文章尤其对于美国借用民意,打压中国投资的做法表达了强烈不满。

    路透社援引缅甸一名已经退休外交高官的话说,考虑到中国希望经由缅甸开辟通往印度洋的通道等其他战略意义,北京将会非常明智的以友善的态度慎待此事,暗指缅甸当局对于中国方面可能的反应已经有精心并充分的准备。

    缅甸政府高层近期四处外方,10月14日缅甸总统吴登盛出访印度,与印度总理辛格签署了包括能源、贸易、科技和医疗等多个合作协议。10月20日,缅甸外长吴温纳貌伦16年来首次出访日本,有分析指出,缅甸政府高层频频出访,无疑是要打破目前外交孤立局面,开放门户突破西方的制裁。

    陈建荣:以前缅甸的政府的话,在国际社会上一直处于这种外交孤立的状态,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军政府它一直不愿意进行改革,那么这个使很多的国家对它实施制裁。但是从今年来看,它的总态势有点转变,那么外界也乐意看到这种变化,同时加上缅甸它国内的丰富的资源,还有它的地缘战略地位,其他的国家我觉得不会无动于衷。所以我它这种成功地出访是有成效的,它正在慢慢的用这种方式,来打开它这个外交孤立的缺口。

    解说:缅甸的内陆和沿海蕴藏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矿产资源丰富,宝石和玉石也在世界享有盛誉,不过受累于制裁行动,多年经济发展缓慢。

    陈建荣:在以前的话整个国际环境的话对缅甸不利,那么它不得不依赖我们中国,那么现在的话美国的话有意改变它的对缅政策,那么这个缅甸的话,就开始从中国跟美国之中寻找一种平衡。那么它觉得它要表现出一种摆脱中国的趋向,来向美国示好,那么以此来换取西方国家对它的政治、经济制裁的撤销。

    解说:10月17日,美国第一任缅甸特使米德伟在华盛顿召开记者会表示,他上任后致力于保持美国政府高层与缅甸政府的交流畅通,目前美国和缅甸已经为建立良好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缅甸外交部长吴温纳貌伦在9月历史性地访问华盛顿,随后缅甸总统吴登盛就宣布暂停与中国合作修建密松大坝的项目。有分析指出,这是美国有意挑拨中缅关系,米德伟表示,缅甸已经清楚地表明愿意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

    米德伟(美国缅甸特使):我认为缅甸已经明确表示他们,还有所有亚洲国家想与中国建立良好关系,与中国有一个有效有建设性的关系,这是缅甸和中国之间的问题,这不是美国需要介入的。

    解说:米德伟表示,对于缅甸美国将采取制裁与接触并进的双轨外交手段。

    主持人:中缅关系相当密切,中国一直有意兴建一条,从中东到印度洋经缅甸的新输油管线,透过中缅之间能源合作,从陆路突破美国的海上封锁。在此背景之下,中缅在20年前开始发展密切关系,一同应付西方的孤立,但是随着美缅关系近期又所缓和,缅甸军政府过去两年也开始调整其外交政策,从只面向中国转向与美国、印度和其他大国建立平衡的外交关系。

    在中缅关系当中,中国对缅甸的需求更多的是经济和发展利益,其能源安全有赖于缅甸的帮助,而缅甸对中国的需求,更多的是政治与安全利益,缅甸对中国的价值正在不断上升,但对中国的安全依赖却逐步下降,这意味着中缅关系正逐渐发展成一种双方利益需求不太平衡的不对称关系,缅甸在中缅关系当中,将获得越来越多的主动。

    主持人:湄公河血案发生的时间正是泰国总理英拉访华前夕,根据泰国媒体的报道,按照泰国新当选总理出访的顺序,在东盟以外一般是首访日本,然而此次英拉却选定首访中国,甚至因为洪灾推迟访问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情况之下,访华的行程没有改变,于此可见英拉对加强中泰关系的决心。同时中国也是第一个向泰国提供赈灾援助的国家,然而在中国要求对13名中国船员遭劫杀一事进行严肃调查之后,泰国总理已经决定取消原定的访华计划。

    在过去几年里,各种不安定因素一直都影响着湄公河流域的发展,甚至影响着中国积极与下游国家合作,此次惨案的发生,更是凸现了区域内潜在的危机。如何彰显中国在该地区重要的影响力,除了中国防长梁光烈近日表态,如果有需要中国可以提供军队的支持,舆论当然也继续关注中国政府进一步行动。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