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步步走来,这句口号日益激发起全国人民的奥运梦想与体育情结。作为肩负着为奥运盛会提供能源支撑和电力保障重任的电网企业,也正以饱满的热情和精细的工作,为了这份梦想全力以赴。
电力在现代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奥运会作为一项全球性体育赛事和综合性社会文化活动,更需要稳定充足的电力供应。2006年1月26日,国家电网公司正式成为北京奥运会电力供应合作伙伴。在北京、天津、上海、沈阳、青岛、秦皇岛和香港七个奥运会承办城市中,有六个处在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其中,华北电网占了四个。同时,奥运会的主要比赛场馆包括“鸟巢”国家体育场、“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以及足球分赛场、帆船赛场等,都集中在华北电网供电区域内。依靠日渐坚强的电网为奥运会成功举办提供稳定充足的电力保障,是华北电网公司担负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光荣使命。
在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华北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宗林接受了本网记者专访。马宗林以先进的理念、准确的数字和丰富的事实告诉记者,华北电网公司正厉兵秣马,为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提供安全稳定的电力供应而不懈努力着。
以一流供电服务一流奥运
记 者:举办这样一场盛会,对电网企业究竟意味着什么?以目前华北电网的状况,在奥运保电和迎峰度夏“巧遇”的情况下,能否完全满足奥运会供电的要求?
马宗林:举办奥运会是国人的百年期盼,是民族情结所在。至今我还记得,2001年7月13日那天夜里,萨马兰奇先生宣布2008年奥运会将由北京举办的时候,我和我的同事们激动地把酒庆贺。这也从侧面说明,奥运会是大家共同的事业。
同样,对于电网企业来讲,服务好奥运会各项工作,是一项神圣的职责和光荣的使命。作为奥运会电力供应合作伙伴,国家电网公司一直非常重视有关工作,就在前不久召开的年中工作会上,刘振亚总经理还特别强调深化奥运合作伙伴工作,推进“国家电网”品牌建设,并要求加快奥运工程建设进度。
为奥运会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是华北电网人的责任和机遇。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我们感到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四个承办城市位于华北电网区域内,要确保开幕式圆满成功和各项赛事顺利进行,必须未雨绸缪,把保电措施和责任落实到每个人、每一条线路和每台设备上。
当然,举办奥运会也是加快华北电网发展的大好机遇。目前,华北电网已成为装机容量和负荷双过亿的特大型电网。今年年底,建成京津唐双环网、京津冀大环网,华北电网“七横三纵”骨干网架基本形成后,西电东送能力将达1540万千瓦,配置能力达2100万千瓦。华北电网单一输电通道成为历史,多通道、多方向、多落点的电力输送格局初步形成,华北电网将实现跨越式发展。预计到2008年,华北电网装机容量将达到1.45亿千瓦,最大负荷突破1.2亿千瓦,京津唐电网最大负荷达到3500万千瓦。
据估算,奥运保电期为7月25日奥运村开村至9月20日残奥会结束,共计58天。北京电网最大负荷将达1500万千瓦。期间正值电网迎峰度夏,坦率地讲,同时承担迎峰度夏和奥运供电这两项重任,压力是巨大的。为此,在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安排下,我们进行了详细规划,建设了大批电网项目。
记 者:请介绍一下这些项目的总体情况和最新进展。项目建成后,北京的电力供应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马宗林:“十一五”期间,公司安排电网建设投资1017亿元,是“十五”期间电网建设总投资的2.5倍。今年又安排电网建设资金85.1亿元。截至6月底,华北电网500千伏线路长度已经达到18615千米,变电容量达到8194万千伏安。公司高度重视北京电网建设,“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6座500千伏变电站,去年已建成投运城北、通州两座变电站。到奥运会召开之前,将有9座500千伏变电站拱卫京城。届时,北京地区将形成非常可靠的供电网络,北京电网供电可靠率将达到99.99%,可与日本东京电网相媲美,进入世界一流电网之列。
在500千伏主网架建设上,将投资26.6亿元建设内蒙古电力第二送出通道工程,提高内蒙古向京津唐地区送电能力;投资6.4亿元建设神保双回、浑源站串补工程,提高山西和内蒙古境内电厂向北京送电能力。
按照北京奥组委2008年上半年要接受各种比赛考验的要求,国家电网公司将“十一五”规划中2008年建成的电网项目提前为2007年年底前投产;北京电力公司制定了迎奥运电力强网“0811”工程计划;天津市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还有秦皇岛电力公司,也都在紧锣密鼓推进工程建设。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保证工程务期必成,为确保奥运供电万无一失奠定坚实基础。
记 者:奥运会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与政治保电相比,奥运保电也有自己的特点。要确保这“万无一失”,除了电网建设之外,是不是还要做更多、更细的管理工作?
马宗林:确实如此。坚强的电力保障是奥运会的动力基础,只有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才能确保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在组织保障上,我们成立了奥运电力保障领导小组,编制了华北电网2008年北京奥运会保电框架方案。
奥运会期间,我们将以“华北保京津唐、京津唐保首都北京”的原则,积极组织北京外受电力。在北京出现异常大负荷时,通过调控其他地区的负荷和争取跨大区送电,保证北京地区电力供应。
电网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公司将以电网调度过程精细化、制度化、流程化促进安全管理长效化,推进电网安全“三道防线”建设,深入开展输变电设备健康状况评价,建设数字化电网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今年年底,所有500千伏输变电关键业务实现上线运行和实时监控后,安全生产全网统一和垂直一体化管理能力将大大提高。相信将为奥运电力保障增添重要砝码。
以环保电网服务绿色奥运
记 者:本届奥运会的一大理念是“绿色奥运”。即用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筹办奥运会。电网建设是否也体现了“绿色”要求?
马宗林:电网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也是能耗大户,在能源节约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和使命。为此,公司用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规划、设计和建设奥运电力工程,使得奥运电力工程不但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奥运会期间用电需求,而且能在奥运会结束后继续为周边商用及民用设施的开发提供电力供应。
在工程项目设计上,变电站平面布置、设备选择和建筑材料,采用空间紧凑、占用土地少、节能环保设计方案;输电工程推广岩石锚杆基础、紧凑型线路、同塔并架线路设计方案,减少高压线路走廊占用。
记 者:能否举几个具体例子?
马宗林:这方面例子很多,比较典型的工程主要有:直接为奥运会服务的北京城北500千伏变电站,采用120千伏安超大容量变压器,主设备全部采用GIS即封闭式组合电气;汗海-沽源-平安城50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采用岩石锚杆基础、紧凑型线路;平安城-唐山西50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采用同塔并架线路。
去年12月竣工的通州500千伏变电站,切实落实“绿色奥运”理念。比如500千伏配电装置采用HGIS即半封闭式组合电气户外布置,220千伏采用GIS户外布置,设备占用耕地少,可靠性高。同时,还努力“节俭办奥运”,其500千伏架构为联合架构,形成三层梁、三列柱纵横双向联合的布置形式,节省了钢材,降低了造价。
记 者:我们知道,华北电网公司很支持绿色能源发展。在奥运会期间,北京能不能用上绿色电力?
马宗林:公司将在输送绿色清洁能源方面有所作为。北京已经承诺,奥运场馆将使用20%的绿色能源。我们将通过环保电网输送绿色能源。正在建设中的北京市首座大型风电场———北京官厅风电场一期工程将于年底竣工
并网发电,33台风电机组装机容量5万千瓦,每年可向北京输送1亿千瓦时的绿色电力。奥运会期间,公司将组织调用、购进绿色电力,供北京市民和奥运场馆使用。这无疑将会激发社会各界购买绿色电力的热情。
以电网创新服务科技奥运
记 者:说到“科技奥运”,对于技术密集型电网企业而言,是不是也大有可为?
马宗林:一直以来,华北电网公司都将“科技奥运”理念贯穿于电网建设、运行的全过程,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广泛应用,使奥运会成为展示电网高新技术成果和电网企业创新实力的窗口。
公司坚持科技兴企战略,加大科研投入,建立科学评估、重点扶持、责任落实的成果转化机制。全力推进“5E”工程建设,实现以信息化带动生产自动化、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努力打造数字化电网和信息化企业。
解释一下,所谓“5E”,就是企业经营管理系统ERP、数字化电网生产管理系统EAM、一体化能量管理/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EMS/MOS、企业客户管理系统ECM和企业级信息集成平台EAI。
记 者:具体到奥运电力工程建设,都有哪些创新的闪光点?
马宗林:以城北500千伏变电站为例。它是为北京奥运会供电的枢纽变电站之一,承载着华北电网员工对北京奥运会的期望和祝福,获得了2006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
在变电站建设中,公司大胆采用先进技术,创造了安装工艺诸多亮点。仅用了不足正常工期一半的时间,就完成了建设任务,创造了同等规模变电站建设速度的全国之最,创造了国内同等规模变电站中科技含量最高、占地面积最小等多项纪录。
如此快速地建成规模庞大、技术一流的变电站,体现了“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国家电网公司企业精神与“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
以优质服务服务人文奥运
记 者:“人文奥运”要求建设使奥运会参与者满意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电网企业是如何服务人文奥运的?
马宗林:奥运会对于合作伙伴来说,无疑是提升价值、塑造品牌的重大历史机遇。与日常优质服务一样,服务奥运是电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载体。我们在为奥运会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也在丰富和展示自身优秀的企业文化。
今年是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宣传导入年,我们弘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把“铸造超凡品质,打造卓越电网”的企业愿景与奥运电力工程建设相结合,依靠优秀的企业文化凝聚人心,激励员工,鼓舞士气。
我们把企业文化贯穿到公司管理各个环节,大力推进三个专项文化建设,突出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建设,实现刚性制度和人性化管理的有机结合;突出服务文化建设,以开展“爱心活动”为载体,践行了“诚至信、情至真、业至精、行至优”的服务理念;以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为重点,进一步强化营业窗口建设,完善“95598”客户服务系统,建立客户满意度评价体系;突出廉洁文化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高员工的道德水平,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今年5月,我们成立了“网韵学苑”,作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培训基地。它将在强化文化教育,建立多级文化理念体系,形成上下统一、协同互动的企业文化格局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在为奥运会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我们要向世界展示国家电网公司认真负责的国企形象、真诚规范的服务形象、严格高效的管理形象、公平诚信的市场形象、团结进取的团队形象。
记 者:在奥运电力工程建设中,是否也体现了人文理念?
马宗林:公司很注重把人文理念体现在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的细节当中。比如:朝阳500千伏变电站是深入北京城区的,公司增加投资,把它建成了国内第一座全户内500千伏变电站。在12座为奥运场馆直接供电的变电站中,有3座地下站,3座半地下站。规划时就确定,变电站的外观设计要与周围建筑风格融为一体。同时,配合市政府对奥运中心周边62条道路和5座桥梁改扩建相关10千伏架空线入地工程等,路灯采用与园林景观相呼应的景观照明等。总之,通过点点滴滴的努力,我们使电力工程建设有助于展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促进人与自然、电网与城市的和谐发展。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是普天同庆的体育、文化盛会。华北电网公司将在国家电网公司的领导和北京奥组委的指导下,把奥运电力建设和服务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细节上精益求精,在质量上精雕细刻,在管理上精耕细作,在投资上精打细算,全力确保奥运电力工程项目按期完成,全面提升奥运电力服务水平,为奥林匹克增光,为“国家电网”添彩。
奥运梦想 电力之光
苟慧智
“一年一年的等待/我们看见未来/一起用汗水来灌溉/五种色彩……”
写下这个题目,听着新发布的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主题曲,不禁想:一步步走过来的奥运会,对于我们,对于电力行业,究竟意味着什么?
举办奥运会,是人民的共同心愿,是民族的百年企盼。所以,当“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发布后,人们很快就找到了认同感和亲切感。这是我们的梦想,与世界一同分享;这是我们的荣耀,伴随着全球的心跳。无论是奥运场馆建设等各项筹备工作,还是“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都吸引了各方面人士的参与,激发起全国人民的热情。其中,当然包括电力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力在现代社会中占据的地位日益重要,日益成为现代文明的组成部分,成为现代文化的组成部分。于奥运会而言,电力正是“梦想的动力”。
为了“梦想的动力”,肩负着为奥运盛会提供能源支撑和电力保障重任的电力企业,正以饱满的热情和精细的工作,“尽最大努力”。
作为奥运会电力供应合作伙伴,国家电网公司一直非常重视有关工作。国网公司专门成立奥运办,统筹协调工程建设和品牌推广。其旗下的电力企业都厉兵秣马,为确保奥运供电万无一失而努力。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七个承办城市的电力企业正将这“三大理念”变成现实:北京的奥运场馆,有望用上来自草原的风电;输电线路建设力求创新,紧凑型、同塔双回等技术,先进又节能;变电站外观设计亦与周围建筑风格融为一体。
是挑战,也是机遇。当奥运保电期“巧遇”迎峰度夏,只有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同时,1万多名运动员,40亿~50亿观众———打造品牌、擦亮品牌的最佳时机,我们把握住;展示顾大局、负责任的现代企业形象,我们有信心!“有特色,高水平。”这是奥运向世界的郑重承诺,也是电力对社会的铿锵回答。
奥运梦想,普天同庆;电力之光,你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