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电力人物 » 电力人物动态 » 正文

积极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和谐发展

日期:2007-07-27    来源:发改委  作者:发改委

国际电力网

2007
07/27
19:37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电力需求侧管理 电力工业

    2007年7月24日2007年中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国际论坛24日在北京开幕,国家电网公司总经济师  杜至刚在论坛中就“积极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和谐发展”做了演讲。

    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以投资、建设、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经营区域覆盖中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供电服务人口超过10亿。截至2006年底,国家电网公司拥有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42.6万公里,变电容量10.5亿千伏安。2007年,公司位列《财富》全球企业500强第29位,是全球最大的电力企业。

    作为中国主要的能源供应企业之一,国家电网公司承担着实施国家能源战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经济的电力服务的责任,同时也是中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实施主体。近年来,我们在政府的主导下,将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作为保证电力供应和促进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坚持实施企业自身节能降耗和推动社会节能减排并举,缓解电力供需矛盾,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借此机会,向大会介绍四个方面的情况。

一、坚持四个服务,大力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

    电网企业直接面向终端客户,了解客户的用电需求和节电潜力,在开展节能减排、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中肩负着重大使命和社会责任。我们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出发,积极开展国家发改委和各级政府委托的行业交流培训活动,创办《电力需求侧管理》杂志和电力需求侧管理互联网站,建立电力需求侧管理展示厅,持续广泛地向全社会宣传政府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各项方针政策,传播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为电力客户培养了大批业务骨干,为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提供了开放的平台。2003年至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组织大型宣传活动1989场次,培训850场次,交流会议1672次,受众累计达77万人次。

    我们把先进的国际经验和做法与中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实际相结合,加强关键技术和相关政策研究,重点完成了国家“十一五”电力需求侧管理战略规划的编制工作,完成了合同能源管理的激励机制研究,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电价政策研究,空调负荷控制措施研究,出版发行了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指南,为国家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我们不断拓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广度和深度,把节电同科学、高效用电相结合,以建设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工程为切入点,促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市场机制、长效机制的形成。一方面努力优化能源消费方式,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重点开展了电动汽车应用研究工作,制定实施“十一五”电动汽车推广计划,以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为契机,推进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营。重点开展热泵应用研究工作,制定实施热泵技术推广计划,以辽宁等四个省市为试点,建设不同类型的热泵技术示范工程,今年计划热泵项目应用达到4000万平方米。另一方面积极引导节约用电,提高电能终端利用效率。重点开展了能效电厂建设,推广应用蓄能技术、高效电动机及变频调速技术、绿色照明技术,推广高效节能家电等节电产品,为商家和用户搭建服务平台,积极向客户提供能源咨询和服务,推动了社会节能降耗。2003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共建设936个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项目,年节约电量43亿千瓦时,转移高峰负荷240万千瓦,节约标煤16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8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3万吨,减排二氧化氮8600吨,有力地带动了全社会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

    我们把清洁能源发展作为国家调整能源结构、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积极为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提供电网接入服务,全额收购发电量,2006年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达33亿千瓦时。率先投资建设并投产5个生物质发电项目,截至目前装机达到12.5万千瓦,在建规模20.9万千瓦。

二、坚持多措并举,保障有序高效用电

    “十五”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用电需求高速增长,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有22个省市出现不同程度的用电紧张局面。在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充分发挥电网优化资源配置作用,采取法律、经济、管理和技术等措施,大力开展有序用电。针对各地供需情况的不同特点,编制有序用电方案,科学分解落实错峰、避峰负荷,并细化到企业及其设备,明确容量和时段要求。加大技术投入,建设负荷管理系统,现已装用负荷管理终端达31.41万台,可监测负荷1.45亿千瓦,可控制负荷5000万千瓦。积极配合政府推行峰谷电价、可中断电价、差别电价等电价政策,引导客户移峰填谷。采取多种技术措施,提高电网输送能力1.1亿千瓦。优化电网调度,充分发挥水电资源优势,完成跨区跨省电力交易3130亿千瓦时,实现水火互济、丰枯互补。在供需形势最紧张的2004年,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实现最大转移高峰负荷2186万千瓦,占最大电力缺口的73%,有效缓解了全国的用电紧张局面,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实施有序用电,不仅是缓解电力供需矛盾的需要,也是优化利用电力需求侧资源、改善电力负荷特性、提高发电和电网运行效率的有效手段。我们把有序用电作为日常工作,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流程,对有序用电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动态跟踪评估,逐步实现常态化管理。规范和完善负荷管理系统应用功能,不断提高可监视和可控制负荷的比例,充分发挥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在有序用电工作中的长效作用。电网负荷特性不断优化,用电负荷率逐年提升,发电机组利用效率和终端能效逐步提高。截至2006年底,电网用电负荷率已经达到86.23%,比2000年提高了4.17个百分点。

    我们坚决贯彻落实政府关于“上大压小、节能减排”的工作部署,配合小火电机组的关停,加快配套电网建设与改造,确保关停小火电的地区安全可靠供电,确保公司所属小火电机组关停任务提前完成。认真开展节能发电调度,完成“以大代小”发电权交易量207亿千瓦时,实现节约标煤16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0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3万吨,兼顾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了多赢的目标。

三、坚持推进两个转变,建设节约型企业

    电网是连接发电和用电的桥梁与纽带,是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载体和物质基础。我们根据中国基本国情,遵循电力工业发展规律,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重点、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国家电网,推动能源资源的高效开发与利用,带头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

    我们成立了公司电力需求侧管理领导小组,设立电力需求侧管理指导中心,把节能减排和电力需求侧管理纳入公司战略目标,将节能降耗的要求贯彻到电网规划设计、建设运行、技术改造和企业管理的全过程,逐级落实管理责任。加强制度建设,公司系统制订《电力网电能损耗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公司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1300多个,明确节能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方向和措施。积极实施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坚持厉行节约、精打细算,杜绝“跑冒滴漏”,提高效率和效益,推进公司发展方式转变。

    我们将节能、节地、节材、节水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应用作为电网建设的硬指标,建立健全节能环保的电网技术标准体系,推进电网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特高压输电,可以实现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输电,节约输电走廊,减轻运输压力,改善环境质量。研究成果表明,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能力比500千伏交流输电能力大大增强,线路损耗是其25%,节约走廊占地面积近50%。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即将进入建设实施阶段。加大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力度,淘汰高能耗设备,优化电压等级和设备容量,合理配备无功补偿设备,不断降低电网损耗。2000年至2006年,公司线损率下降了0.91个百分点,累计节电量166亿千瓦时,节约标煤65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95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11万吨,减排二氧化氮3.5万吨。

四、探索新模式,开创新局面

    国家把节约能源作为基本国策,对电力需求侧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探索新模式,建立新机制,实施新举措是新形势下电力需求侧管理取得实质性成果的关键,也是改善能源和环保工作迫切和长期的需要。我们将加快建设节能环保型电网,充分发挥电网优化资源配置的网络功能、市场功能,努力缓解能源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继续加强节约型企业建设,“十一五”期间将继续完成高耗能变压器的节能改造7317万千伏安,可降低线损率0.3个百分点,预计“十一五”末达到6.2%。继续加大负荷管理系统建设,提高电力需求侧管理现代化水平,促进全社会科学有序用电。加强能效管理,研究提出电力需求侧管理新政策、新方法、新机制,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有关清洁发展机制(CDM)的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开发,大力扶持和推进示范项目建设,引导电力客户优化用电方式,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全面提高整个社会的用电效率。

    各位代表,朋友们,中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已进入了新的阶段。国家电网公司将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深入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加强同社会各界和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为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而不懈努力,为开创中国电力需求侧管理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