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核泄漏危机风口浪尖的日本东京电力公司股价在三个月间狂泻九成,然而,这样一家让普通投资者避之唯恐不及的公司,却成为一些国际对冲基金的饕餮盛宴。
投资东京电力,究竟是资本盛宴还是飞蛾扑火?《新财富》2011年9月号封面故事推出由文芳撰写的《受压资产策略——对冲基金如何化灾难为收益?》,剖析对冲基金的投资逻辑和赚钱脉络,为正致力于寻求投资策略差异化的中国机构投资者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抛开天灾人祸的巨大负面影响不谈,仅就投资的角度而言,上述事件发生之时,也恰好是一些对冲基金大展拳脚之际。在美国,已形成了专门针对这类受灾难冲击的公司的成熟投资策略——受压资产策略。在国际投资市场,突遇灾难的成熟公用事业企业,是一种最为典型的受压资产策略标的物。
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后,受到重击的东京电力旗下核电站发生泄漏,引发全球对核辐射影响的担忧。随着灾害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利空释放殆尽,众多共同基金及对冲基金蜂拥而至。
据日本经济新闻5月31日报道,富达投资和贝莱德等主要外国资产管理公司已大幅增持东京电力股票。其中,富达投资持股从2010年12月底的13万股激增至183万股,贝莱德的美国和英国分公司也合计增持东京电力19%股份至1374万股。
像东京电力这类公用事业企业,由于其经营关系到国计民生,政府往往都会在事故发生后适时采取注资、减债等多种扶持措施。经过缩减成本、多方筹集资金等手段,企业最终能度过破产清算难关、并重新盈利的可能性非常大。也因此,那些在低潮时进场的投资者,能够在公司度过难关后获得惊人的回报。
不过,过去的很多案例表明,受压资产投资策略"玩的就是心跳",投资者能否如预期获得巨额回报,天时、地利、人和种种因素,一个也不能少。这从结果天壤之别的德尔福和通用汽车的案例中可以看出。投资东京电力,能否成为"受压资产投资策略"的又一次完美演绎,还有待时间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