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的风机脱网事故使国家电监会5月9日下发《关于切实加强风电场安全监督管理、遏制大规模风电机组脱网事故的通知》,要求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的机组,要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低电压穿越能力改造计划,督促设备制造厂商配合实施。
6月23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透露,风电并网技术国家标准的首次审核已经结束,将由国家电监会进行二次审核。该标准的核心即为要求风机具备低电压穿越技术。初审结束,意味着距离强制性要求风机具备低电压穿越功能的时间越来越近。
目前,国内风机制造企业新推出的风机机型都具备了低电压穿越能力,旧风机的升级改造对于设备企业来说,在技术上不成问题。虽然政策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但由于改造涉及的成本较高,对于这部分费用到底谁来承担,目前风电产业链各方的理解却不尽相同。
有专家表示,国内的风机制造企业有几十家,每家的技术路线不一样,有双馈,有直驱,相同技术路线下又有不同的机型,改造成本肯定不一样。根据该专家的测算,一台风机的改造成本为10万-50万元不等。
一个装机容量为30万千瓦的风电场,按每台风机为3兆瓦计算,风机数量为100台,如果一台风机的低电压穿越改造费用达到50万元,这样一个风电场的改造费用将达到5000万元。
而据测算,如果按照每台风机增加45万元改造成本来计算,一台1.5兆瓦的风机成本将上升10%。由于近年严重的弃风现象,已经使得风电产业的利润率由最高时的12%以上下降到10%以内,关键设备成本10%的增加对他们无疑是不小的包袱。
因此,如此庞大的改造成本到底是该由风电运营商承担,还是由设备厂商承担成为业界争论的话题。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如果风电运营商与设备制造商在签订供货合同时,就已经明确风机必须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而设备制造商提供的风机却不具备该项能力,那这部分风电场的改造费用,无疑应由设备厂商来承担。如果双方签订的合同中,没有明确这一点,则应由双方协商,制定解决办法,共同承担。
然而设备制造商却有不同的看法,国电联合动力风电设备技术研究所所长秦明表示:“合同明确的风场,这笔改造费用由设备制造商承担,是合理的。但对于前几年投运的、合同里又没有明确要求的,由设备制造商来承担却有点不合适。举一个例子,一个人买了台黑白电视机,过了几年,彩色电视机出来了,这个人说不行,为什么你这个电视机不具备彩色显像的功能,要给我换彩色显像管,你说合理吗?”秦明认为,风电低电压穿越功能是一个新技术,在过去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政策和用户都没有提出类似要求。现在技术进步了,这项技术要成为普遍的功能,这个时候再回过头来对设备企业提改造的要求,设备制造商确实应该改,但如果费用还要由设备制造商来承担,就不太合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