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电力行业要闻 » 电力相关行业 » 风电 » 正文

风电产业暗藏硬伤 警惕产业泡沫浮现

日期:2007-07-05    来源:北京联合信息网  作者:北京联合信息网

国际电力网

2007
07/05
01:5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风电 产业

从去年以来,我国陆续颁布多项鼓励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法律法规。最具有大规模产业化前景的风力发电,更是受到产业界的大力追捧,很多上市公司纷纷涉足风力发电项目和风机制造,一时间形成一股“风电投资热潮”。然而在这投资热的背后却是我国风电产业缺钱,缺政策,更缺人等硬伤。因此,对于很多地方存在着“只装机不发电”的现象,要警惕风电产业泡沫的出现。

  银联信分析:

  一、我国风电产业现状

  我国风能资源的开发潜力非常巨大。据中国气象科学院初步测算,全国陆上和近海10米高度层内,可供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总量分别为2.5亿千瓦和7.5亿千瓦,两者之和相当于全国现有发电装机容量的3倍,具备大规模发展风电产业的资源条件。预计到2020年风电装机和在建项目共有4000万千瓦,需要3600亿元投资。

  面对着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许多地区不顾自身的实力,纷纷上马风电项目,同时我国许多的上市公司也有许多涉足风力发电项目和风机制造,一时间形成一股“风电投资热潮”。2005年中国风电净增50万千瓦的总装机容量,而2005年以前风电的总装机量才仅仅是70万千瓦,2005年新增装机容量比2004年提高254%,2006年新装机容量更是突破了100万千瓦。

  二、我国风电产业硬伤暗藏

  就在人们纷纷投资这样一个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的行业的同时,风电产业却存在着缺钱,缺政策,更缺人等硬伤。这些问题的存在抑制了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加大了行业的投资风险。

  1、缺钱。主要是前期的投入缺乏资金的支持。国内的企业看到市场了,但是前期的研发和推广以及做大市场都要拿出钱来,致使企业举棋难定。另一方面,我国政府也不能一下子拿出很多钱来发展我国风电产业,因为风电的前期投入需要相当大的资金,也许很多年都看不到收益。让个人出资或是由国家来负担都不太现实。

  2、行政错位。不仅仅是缺钱,市场上还存在行政错位的现走向。近几年风电很热,但一些部门在急功近利心态的驱动下导致了决策的盲目和失误。很多地方出现了在不明资源储量的情况下盲目上项目,使得大机组无法充分发挥效率,而一些风力资源充足的地区往往又被一些小风力“圈地跑马”。一些地方政府总是管一些不该管的东西,不到位和错位的行政力量正在制约影响着风电的健康发展。

  3、人才贮备不足,阻碍产业继续前行。缺设备可以从国外买,缺技术也可以引进,缺钱也能从银行贷款,可是中国这么大的风电市场风力人才却寥寥无几。相关资料显示,2020年我国将会有几十万人从事风力发电产业,其中需要专业人员几万人,然而只有华北电力大学的风能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是国内唯一专业,存在严重的人才缺乏。

  三、我国风电产业的出路

  面对我国风电产业如此艰难的现状,只有走有序化、国产化和规模化的健康发展道路才能获得繁荣。

  一是制定长期的保护性电价政策,确定合理的风电上网价格,使风电开发商能够获得合理利润。相对于国际水平而言,我国风电成本和上网价格较高,2000年以前建成的风力发电场,上网电价每千瓦时均超过0.5元,比煤电高出0.26元。导致风电成本较高的主要原因是:风电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的比例达到53%,而煤电则为20%至22%;每千瓦时风电缴纳的税金为0.173元,而煤电缴纳的税金只有0.07元。现在我国的风电上网价格,由国家主管部门按照招标形成的,存在人为压价的因素,不利于风电产业长远发展。

  二是整合电力资源的分割局面,培育稳定的风电市场。风电只有并网才能完成传输和分配,因而发展风电产业离不开电网公司的支持。未来几年,如果风力发电场的装机容量扩大到数十万千瓦,电网公司考虑到技术、经济和调度等方面的复杂性,对风电接入的认可程度必将大打折扣。今后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速度,将取决于电网公司允许接入的风电容量。我国可以参照丹麦的做法,要求电网公司以固定价格购买风电,并将售电收入优先付给风力发电厂。

  三是编制国家风电技术路线图,包括风电技术发展方向、技术发展目标、技术发展途径以及相应保障措施。根据风电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对风力发电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剖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科技攻关项目提供依据。

  四、信贷风险提示

  对于现在风电产业存在的许多问题,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能盲目投资。目前从风能资源储量到上网销售电量的预测都还存在着不准确性,对投资者来说,不加考虑的进入,存在着很大风险。例如,由于规划设计运行20年的风电机组是在野外全天候运行,可靠性能差,要受到各种极端恶劣天气和非常复杂的风力交变载荷的考验;而且在电网配套方面,接纳大容量风电的技术条件尚未突破,与常规电源的利益分摊矛盾尚未解决,这些都导致风电现在还不能进行大规模的产业化。

  风电要在能源供应和减排温室气体方面起显著作用是2020年以后,届时风电成本才“十分接近”常规电源。新兴的风电产业在最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时期,国家应该给以扶持,才能吸引和聚集人才,认真攻关,尽快掌握国外当前主流技术,否则畸形的风电市场只能暂时招来大批投资者,结果导致项目赔钱。

  因此,尽管目前我国降低能耗、发展新能源、建立多方的能源供给体制已经成为中国能源改革的一个方向,但银行在支持该行业时,还应当十分慎重,应考虑到相关企业的技术能力是否先进、人才储备是否充足、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及国家相关配套政策等因素,以防范可能存在的信贷风险。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