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电网运行集中监控试点项目(福建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第二批坚强智能电网试点项目之一,是智能电网调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试点工程包括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三明、南平、宁德共9个地区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含电网运行集中监控)建设以及“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经过福建公司相关部门和各电业局的共同努力,已完成“调控合一”的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建设和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9个试点项目于2010年开始实施,2011年3月份全部竣工,经过试运行后,在5月19日至6月16日期间,全部通过了国家电网公司专家组的试点验收。试点项目有力支撑了福建地区电网调度控制和变电集中监控一体化运作。
“电网运行集中监控系统实现了试点项目的既定目标,取得了多项成果,具有显著的示范效应。”福建电力调度通信中心自动化处处长许澄生表示,“通过试点建设,福建各地区调度均成立了电网调度控制中心,使原有的变电监控、变电运行维护全面分离,将监控业务与调度业务融合,实现了电网调度与电网监控的一体化管理,有效支撑了‘大运行’体系的构建,有效提高了福建电网调度智能化水平。”
据介绍,电网运行集中监控系统在调控技术上提升了电网电压合格率及电网经济运行水平,为调度专业应用由经验分析型向智能分析型,由被动适应型向主动决策型转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在调控管理上,集电网运行和设备监控于一体,能更好地实现变电站遥控、遥信、遥测、遥调、遥视的集约,可以在调控中心更全面和迅速掌握电网与设备运行工况,提升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运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在变电倒闸操作上,调度指令票与倒闸操作票自动生成、全过程安全校验、全流程网络化、倒闸操作程序化控制等功能融为一体,优化了业务流程,降低了人员工作强度,较大地提高了倒闸操作工作效率。据计算,一个间隔由运行转检修,如果由人工开票倒闸操作,需要耗时40分钟,转由系统自动分解生成倒闸操作,只需耗时1分钟,节省了39分钟时间,效益显著提高。
电网运行集中监控系统在应对电网突发事故中,有效提高了调控台对电网运行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和应急指挥处置能力。2010年9月10日,第10号台风“莫兰蒂“登陆福建泉州(泉州电业局电网运行集中监控系统在8月投入试运行)期间,泉州地区10千伏及以上线路跳闸条次达到183次,监控信息量暴涨,事项条数总量达8万多条。泉州电业局调控中心利用调控一体化技术支持系统,监控员通过调控支持系统能全面快速地掌握各类跳闸保护信息,汇总整理后直接报告调度,调度员集中精力分析、处理事故,不用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接电话、写记录上面,最终仅用了15小时就全部恢复了主网的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