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电线电缆 » 电缆线缆新闻 » 正文

城市综合管廊让能源输送更高效 提高电缆等管线平均寿命

日期:2018-09-12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赵紫原

国际电力网

2018
09/12
15:17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电力电缆 智能系统 能源输送

  近几年,地下综合管廊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的标志。原本单独敷设的电缆、燃气、热力等各种管线被统一收纳,集中安置于地下公共隧道内,“城市蜘蛛网”“马路拉链”等“城市病”将不复存在,管廊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西安,覆盖全城、建设规模全国第一、保障900多万人安居乐业的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正如巨龙般蜿蜒盘踞在地下,让千年古都焕发出新的活力。那么,地下综合管廊的特点是什么?它为城市能源带来了哪些变革?记者近日就此进行了采访。
 
  实现管线“立体布置”
 
  “我们将建成目前国内建设里程最长、规模最大的综合管廊项目,打造属于古都西安的未来之城。”中冶西安管廊管理公司职员于星宸向记者介绍。据了解,由中国十七冶集团承建的西安地下综合管廊Ⅱ标段项目干支线管廊73公里,缆线管廊182公里,覆盖西安市约4000平方公里,相当于56万个国际标准足球场的规模。
 
  一段管廊建成后,给水管、再生水、热力、220千伏电力电缆、通讯管、燃气、污水共7种管线被迁至“地宫”,以往分散直埋的各种线路实现了“立体式布置”。同时,管廊还将配备手持终端、远程监控、智能安防等数十种智能技术,为管廊安全保驾护航。
 
  据悉,西安市地下综合管廊呈“一环、六放射、多组团”的格局,干支线管廊建设总规模为350.5公里;“十三五”期间将建设干支线管廊130.5公里,缆线管廊365公里。截至目前,管廊Ⅱ标段项目开工建设的干支线综合管廊达14条,累计完成工程实体9.2公里;缆线管廊为12条,累计完成工程实体2.6公里。
 
  西安项目Ⅱ标段到2020年全部完工后,这条管廊便将如“血管”和“神经”深植于西安市主城区、蓝田县、户县、阎良区和临潼区5个行政区内地下,为古都的城市运转提供水、电、热、气等动力和保障,进一步打通城市的地下脉络,畅通西安的“血液”循环,不断提升城市品质。
 
  提高电缆等管线平均寿命
 
  公开数据显示,西安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PPP项目,项目总投资估算175.52亿元。西安市管廊平均每公里造价4809多万元,斥巨资建设这样的大工程,其意义绝不止于“好看”。
 
  值得注意的是,西安项目首次实现了电、热、气协同统一运行。目前,我国对各种管道敷设的相关标准中明确表示,电缆、天然气、热力不能同舱,中冶何以打破这一禁忌?以西安市昆明路的管廊为例,建设中采用了双层五舱结构,上层为两个雨水舱,城市“看海”现象或将被解决;下层为综合舱、电力舱和燃气舱,也就是说,下舱被分隔成互不干扰的“三居室”,这样,管道便能安全、合规地“入住”。
 
  同时,综合管廊大大提高了管线保护能力和运营水平。传统的高压电线架空敷设,形成盘根错节的“高空蜘蛛网”,电线电缆直接暴露在烈日与雨雪中,特别在极端天气,意外事故屡次发生,维修时也会给工作人员带来空中作业风险。不仅如此,架在高空的高压电线出于安全保护导致大量土地闲置,地下综合管廊将这些城市病一一“治愈”。
 
  据了解,综合管廊向地下纵深要空间,提升了城市的容纳能力。电缆与其他管线集中纳入管廊,避免了风霜雨雪对管线的腐蚀,平均寿命从25年提升到50年。此外,维修人员可以直接进入综合管廊进行集中作业,高效开展各种管线的敷设、增减、维修工作。
 
  综合管廊建设技术不断创新
 
  “截至2016年12月20日,全国147个城市28个县已累计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5公里。由横琴点燃的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中国二十冶集团广东分公司相关技术负责人曾骄傲地说。
 
  2013年11月,广东珠海横琴综合管廊成功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国内第一条综合管廊项目,由此,中冶集团开创了国产化管廊锻造的先河。截至2017年12月10日,全国综合管廊拟在建里程6575公里,相较2017年初增长138%。据了解,2018年,浙江杭州、四川成都、江西南昌和甘肃白银等全国多省市相继出台有关政策,规划新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打造海绵城市。
 
  作为全国最早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者,中冶集团立志要“做新兴产业领跑者”。中冶集团利用智能专家系统和大数据技术,将管廊规划、设计、施工、运维各环节进行传递和整合,建立了一体化的智慧服务平台,实现了对管廊生命周期的智慧管控。同时,推出了自主研发、国内首创的钢制波纹管综合管廊技术,推动化解和转移过剩的钢铁产能。同时,该技术还具有几乎无扬尘、无噪音、无进场主材和中转材料等优势。
 
  另外,管廊施工中,西安管廊采取钢模板支模技术代替传统的木模板和近年来新兴的塑料模板支模技术。据西安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项目总工程师孔繁锋介绍:“相比传统的支模技术,用钢模施工具有造价低、工程观感好、工期快、抗震抗变形能力更强等优势。”“汉都新苑缆线管廊采用了这项新技术,工期缩短了1/4,节省用工1/3,同时,单仓缆线管廊建设实现机械化作业达到90﹪。”中冶汉都新苑管廊负责人汪小飞接着说。
 
  另据悉,中冶已作为雄安新区首批入驻企业设立运行。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